项目报告范本 第1篇

1、对项目合同的把控不足,给后续管理工作带来隐患

由于公司IT系统的合同由其它部门负责管理,我们部门主要负责具体系统的建设,所以在本项目中对项目的合同关注不够,对项目的合同资料把控不足。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中的项目的建设资料与当初汇报的建设方案中的资料两者没有仔细地核对,有一些我方期望纳入的建设资料结果在合同中没有体现,最终导致我方与软件开放商之间的扯皮,软件开放商会拿合同来说事,这是很致命的一个问题,说到底关于项目合同是两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出现了问题。

(2)项目团队成员没有仔细核实,虽然在看合同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可是由于对方是我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这些小问题没有太多的在意,此刻看来这种原则性的问题还是不能忽视。

(3)在签订项目合同是,我们公司通常要求包含项目的考核规则文档,在做本期项目时没有仔细地研究好如何进行考核,结果把十分通用的一个考核规则文档放入了合同中,但这个通用的考核规则很多地方并不适合本项目,导致在后续实际考核工作中,有些问题由于没有在考核规则中详细的描述清楚,导致具体执行起来没有依据,容易出现扯皮。

2、新业务的开发模式

由于本项目的需求相比较较分散,所以在实施项目时采用的是新业务的开发模式,即一个个功能模块依次开发,每个功能模块都要经历需求分析、设计、开发、上线等阶段,有点类似迭代的开发模式。可是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每次迭代划分的太细,导致几乎每个月都要经历需求、设计、上线这些工作;二是这种开发模式导致对系统的整体把控本事不足,可能由于原先相关的一些功能模块,本来应当统一研究需求和设计的,可是由于人为地把他们分割成多个阶段来实现,导致出现顾了当前没有研究到将来及对原有功能模块的影响;三是这种开发模式使得项目经理不清楚整个项目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哪里;

这种开发模式在下一期的项目中需要改善,不能再采用这种方式了。

3、建设方案设计及汇报本事不足

本期项目的建设方案主要由主管来完成的,梦想的情景是方案由我来写,主管供给一些指导和意见,这样我这个主角才算是称职的。方案完成之后,向领导的汇报工作不是很成功,前后汇报的三次才算经过,这算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训,需要吸取。

4、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的规范性

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的规范性这个问题一向困扰着我,不仅仅是这个项目,其它项目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就当前我所参与过的项目来讲,需求和设计能够做的好的很少。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应当体现哪些资料,这些资料如何以比较好的方式来表达,才能清晰地描述清楚需求和系统的设计?

5、应用推广重视度不够

建设一个系统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期望系统能够为公司带来价值。那么如何体现价值?系统经过为公司的业务发展供给支撑本事,从而实现公司收入的增长的方式来体现价值。那么系统仅有真正被业务部门使用起来才能够发挥出价值。而在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虽然意识到了应用推广的重要性,可是具体的应用推广工作还是做的十分不够,感觉是在为建设系统而建系统,感觉最求的是完成建设任务,至于用不用就不关我事了。

xx市国土资源局:

我单位负责开发建设的××项目已经完成相关前期工作,特申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现就该项目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项目报告范本 第2篇

用户验收测试是项目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验收阶段的最终把关阶段,业务人员结合日常业务处理情况对系统进行的尝试性使用过程。本次项目客户测试方面也是我个人觉得不够安全感一个主要方面,客户测试介入力度太小,尽管我们已经很多次电话催促业务人员测试,每次联系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测试,他们来到项目组开发现场测试,也仅仅一两个小时时间,简单的进行验证操作即可。xx银行利用两批系统培训的时间安排了两次分行集中测试,也算给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从中也暴露出不少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项目组均已解决。

项目报告范本 第3篇

转眼之间,两年的时间已经匆匆过去。

在这两年里,自我感觉得到了不菲的收获。

在要求选题的时候,我选了《工程项目管理》一课。

之所以选了《工程项目管理》一课,是因为我认为做为一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对“管理”这上方面的内容有着更多一些的了解与研究。

当然,这并非是说其它课程便不重要了,重要固然同样重要,只不过是重点不同罢了。

在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找翻阅之后,我大概明白了项目管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轨迹。

做为一名建设工程管理人员,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不仅能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对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项目、工程项目及工程项目的定义,同时,也明白了对一个工程项目管理应对哪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毋庸置疑,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

做为一名建筑工程中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工程技术进行不断的学习,以便及时的掌握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工艺,管理水平及管理技巧更是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

因此,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并将其熟练应用到工作中去才能使该项目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也能使该项目团队的整体素质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

其实,我的这篇文章基本算不上论文,只能说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而已。

并且,心得体会也是极为浅薄的,所以,真诚希望徐老师在看过之后能对学生不吝指导,以让学生获益良多。

1 讲座综述

建筑施工新技术

项目报告范本 第4篇

我校成立于20xx年9月,是市教育局管理的一所六轨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亩,建筑面10053平方米,操场面积1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500平方米。经过四年的艰苦创业和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一所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学校。目前有三个年级,20个教学班,90余名教职工,1516名学生。建校四年来,我校认真贯彻_中央、_《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开全开足体育课的同时,坚持以创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校为抓手,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学校群体工作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现将我校近年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情况做一总结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体育意识,体育传统项目校建设做到了“三到位三落实”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校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校伊始,我校就确立了养成立校、改革活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的工作思路,坚持“五育”并重,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克服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办学倾向。06年在借xx小学校舍办学时,仅有300余名学生,我校就按国家规定课程标准,开全和开足了体育课,成立了学校学生田径代表队、篮球代表队、合唱队和舞蹈队。虽然没有运动场地,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借实验中学场地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在多年的体育工作中,我们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到了体育工作和体育传统项目校建设“三到位三落实”。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落实制度建设。学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艺体中心主任和体育教师为成员的体育工作领导组暨体育项目校创建工作领导组,明确了领导组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制订了学校体育工作相关制度和办法。结合学校工作章程和发展规划,制订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建设发展规划。把体育教学、代表队训练、运动会和各种竞赛活动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建立了以绩效工资为基础的体育和传统项目校建设考核项目,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

二是队伍建设到位,落实教师配备。建校之初,我校仅有35名教师,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一岗多责”的管理办法,加大教师的工作量,体育教师既要从事日常体育教学工作,还要承担代表队的训练,同时还肩负着学校部分行政管理工作。以班级体育工作为基础,注重发挥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积极作用,搞好班级体育活动和体育管理。目前我校按编制职数配备了四名专职体育教师,两名专职训练教师,充实了学校体育师资和队伍建设,从而形成了学校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体育教师具体抓,教职员工全员抓的体育工作格局。

三是经费保障到位,落实场地器材。为有效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在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多方筹资,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把学校体育经费列入学校教育事业费,不断充实和增加体育器材和设施。06年我们一无经费,二无场地,三无器材,向市教育局教学用品中心借资购买了篮球、软垫、铅球、铁饼、跳高架等体育器材,学生自制开展了踢毽子、跳绳活动。07年我们学校没有场地,在新建的校园里,用砖铺实开辟了两个篮球场和学生活动场地,20xx年3月份,我校观礼台、塑胶操场和篮球场工程开工建设,投资566万元,目前学校体育设施设备满足了学生日常体育教学和各种训练竞赛活动,10月11日,我校承担了全市中学生篮球赛和市直学校教职工篮球赛,以后将承担市直中小学多种赛事,成为市直学校最好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07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体育支出占教育公用经费支出07年为、08年为,09年为,20xx年截止10月份为,平均投入经费占。

二、强化体育训练,增强竞赛意识,体育传统项目校建设四年四个台阶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我们注重处理学科教学和体育教学的关系,按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开足体育课,每周每班安排三个课时的体育课;注重处理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关系,合理安排体育训练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传统项目代表队训练,分年级每周三次以上,每次训练不少于90分钟,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遵循规律,确定项目,组建队伍。按教学计划要求,严格遵循初中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按年龄特征确立了篮球、田径传统项目,以班级篮球、田径代表队为基础,建立了学校篮球、田径男女代表队。

2、围绕中心,制定计划,强化训练。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制定了体育传统项目教学工作计划和训练计划,利用早上和下午二节课后进行分项训练,双休日、寒暑假进行集中训练,各种赛事前强化训练,做到了有计划安排、有检查考核。

3、依据标准,建立档案,跟踪调查。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建立了校级代表队学生档案,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制度的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水平进行了完整的记载。

4、举办活动,学习交流,提升水平。每年10月份,组织为期一个月的班级篮球赛,学校篮球代表队走出校门和凤台中学、xx四中进行校级友谊比赛。每年春季坚持开展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建校以来,连续四年参加了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篮球运动会,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同时,强化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建设,提高了校级体育代表队的竞技水平。

5、项目创建,引领发展,成效颇丰。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开展,在构建学校办学模式的同时,探索出一条以体育传统项目引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之路。20xx年在全市中学生篮球赛中获男子组第三名,被市体育局、教育局命名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校”;20xx年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初中组团体第一名并荣获“校长杯”,全市中学生广播体操比赛获二等奖,被市体育局、教育局命名为“xx市体育人才后备基地”;20xx年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初中组团体第三名,篮球赛初中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四名,教职工篮球赛第一名,多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艺体中心主任马社方老师多次被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练员”,多次在报刊上发表论文并获奖。郭海丽、张佳建、田野老师多次被市体育局、教育局评为“优秀教练员”。

6、转变观念,校有特色,生有特长。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改变了学校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传统观念和评价方式,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培养了学生特长。原初三赵会栋同学获省运会800米中学生组第二名,以2分02秒6达800米二级运动员称号;李曼同学获省运会跳高第七名。09年,我校首次参加中考取得优异成绩,300名考生达xx一中录取分数线29人,向高中学校输送体育特长生15人,向市体校输送学生4人,70%的学生考取普通高中;20xx年我校中考再次取得好成绩,仅体育特长生升入高中17人,向市体校输送学生5人,实现了重点高中有突破、普通高中大丰收,孩子们有书念的教学目标。

三、搞好项目建设,增强群体意识,体育传统项目校建设引领学校体育文化蓬勃开展

搞好学校传统项目建设对学校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文化活动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06年以来,体育传统项目建设为我校注入了新的办学思路,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促进了学校群众体育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1、传统项目建设,推进了体育教学开展。我校在开全开足体育课程的同时,改变了体育教学的随意性,体育教师按学校课程安排进行教学,按学期有计划、有教案、有教研、有考评、有总结,体育课和课间操以及各项体育活动,科学合理,有序进行,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适龄学生的合格率占学生总数的95%以上。

2、传统项目建设,促进了体育阳光活动。我校多年坚持上午课间操和下午大课间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下楼梯,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开展了冬季长跑活动。学校课间操采取音乐程序指挥,学生在《运动员进行曲》中步入操场,在集合号声中迅速到指定区域整队,在广播操乐曲中完成广播操,在优美的校园歌曲声中按班级依次走出操场,进入楼道,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文明素养的有效形式和载体。

3、传统项目建设,创新了群体活动形式。为了调动师生的广泛参与,突出学校体育的群众性、广泛性和趣味性,我校自己编排了30分钟具有学校特色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大课间活动,坚持每天下午二节课后进行,大课间活动成为我校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今年三月份,省教育厅张卓玉副厅长来我校检查工作时,观看了我校大课间活动,对我校大课间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各县区教育局和兄弟学校观看我校大课间后,进行总结并刻制成光盘在全市推广;今年五月份,全国区域推进习惯养成——素质教育高级研讨暨山西xx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校作为养成教育示范校进行了大课间表演,国家教育部和全国各省市代表观看了我校大课间活动后,给予了赞赏。大课间活动作为我校开展群体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途径,推进了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

回顾我校体育传统项目校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级体育传统项目校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教职工的思想意识有差距,怕开展体育活动耽误时间,影响学生学习;学校在创建活动中,制度管理和机制建设上有差距,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不够创新,缺乏可行性;创建中学习和交流方面存在差距,思路不开阔、方法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特色不鲜明。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积极的态度,不断加强和改进,为创建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力争实现创建目标,为学校体育事业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