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读后感 第1篇

俯首甘做谦逊的绿叶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近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被深深打动了。印度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重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雷夫.埃斯奎斯就是这样一位为了孩子默默无闻、呕心沥血甘做绿叶的人,一位为了孩子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礼物——时间的人,一位为了孩子的成长而醉心于教育达到痴狂的人。这种谦逊低调无私的品格感染着学生,也践行着他自己的誓言——你就是孩子的榜样。一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好老师,我们学习的榜样。阅读他的优秀事迹,再反思自己,发现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让教室成为孩子温暖的家

在我们传统社会中,盛行师道尊严,老师具有很高的威严。也正因此,我们教师自己也感觉在学生面前有居高临下之威风,常常走进教室就准备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所有人怕自己,敬畏自己,尊重自己。却不知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哪里还会尊敬和坦诚地交流呢?因此雷夫老师告诉我们,只有以信任取代恐惧,教室才能成为孩子温暖的家。他让学生做信任游戏,告诉学生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孩子们信任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信任学生,成为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教室因为信任而成为孩子温暖的家。

二、寻找第六阶段,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多数教师挖空心思,既有类似“小红花”的表扬鼓励,又有严厉的批评教育,语重心长、

苦口婆心教育孩子们自觉遵守规则,然而效果甚微。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老师讲到了品格教育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他告诉孩子只做到第一阶段将令你一生毫无作为;而用礼物和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很危险;个人良好行为并不是为了取悦某人或是学校要求遵守规则,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规则。即使孩子做到了第五阶段——善于体贴他人,他告诉孩子还不够,人应该努力追求第六阶段,做一个坚持自我、坚持正义、有顽强毅力和责任感并坚持不懈的人。

三、巧用智慧,持之以恒,创造奇迹

在雷夫老师的心里,爱学生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更是落实在具体的实践行动中。他巧用智慧,持之以恒,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让写作成为开启孩子心扉的钥匙;数学课上BUZZ、心算暖身等游戏让孩子变得聪敏,同时更加热爱学习。课余时间排练莎士比亚戏剧,玩摇滚,学习艺术、旅行等,让每一个孩子充满学习的热情,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并不断前进。他告诉学生:测验就像温度计,只是一项测量工具而已,努力帮助孩子们安全度过分数的陷阱。在他的教室里,没有取笑和揶揄,犯错的人往往得到支持而非嘲弄......点点滴滴,无不浸润着雷夫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孩子们和他相处一年,他却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一生。

让我们以雷夫老师为楷模,即使不能创造奇迹,至少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

2013/8/26

俯首甘做谦逊的绿叶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雷夫.埃斯奎斯,美国公立学校一名普通教师,他的学生多来自贫民家庭,然而却从56号教室起飞,很多学生进入了美国有名的大学继续深造学习,表现优异,令人称奇。和孩子们相处一年,却改变孩子们的一生。这是怎样的教师,创造了奇迹?

印度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重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我想,雷夫.埃斯奎斯就是这样一位为了孩子默默无闻、呕心沥血甘做绿叶的人,一位为了孩子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礼物——时间的人,一位为了孩子的成长而醉心于教育达到痴狂的人。这种谦逊低调无私的品格感染着学生,也践行着他自己的誓言——你就是孩子的榜样。一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好老师,我们学习的榜样。阅读他的优秀事迹,再反思自己,发现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让教室成为孩子温暖的家

在我们传统社会中,盛行师道尊严,老师具有很高的威严。也正因此,我们教师自己也感觉在学生面前有居高临下之威风,常常走进教室就准备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所有人怕自己,敬畏自己,尊重自己。却不知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哪里还会尊敬和坦诚地交流呢?因此雷夫老师告诉我们,只有以信任取代恐惧,教室才能成为孩子温暖的家。他让学生做信任游戏,告诉学生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孩子们信任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信任学生,成为孩子们可靠的肩膀。老师和学生成为朋友,教室因为信任而成为孩子温暖的家。这里举一个故事《签名球的故事》,

令人启发。故事告诉我们,成人应蹲下身体,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信任孩子,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二、寻找第六阶段,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多数教师挖空心思,既有类似“小红花”的表扬鼓励,又有严厉的批评教育,语重心长、苦口婆心教育孩子们自觉遵守规则,然而效果甚微。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老师讲到了品格教育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他告诉孩子只做到第一阶段将令你一生毫无作为;而用礼物和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很危险;个人良好行为并不是为了取悦某人或是学校要求遵守规则,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规则。即使孩子做到了第五阶段——善于体贴他人,他告诉孩子还不够,人应该努力追求第六阶段,做一个坚持自我、坚持正义、有顽强毅力和责任感并坚持不懈的人。不断追求,你可以做得更好。这是雷夫老师的话,非常鼓舞人心,能激发孩子对自身更高的要求。

三、巧用智慧,持之以恒,创造奇迹

在雷夫老师的心里,爱学生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更是落实在具体的实践行动中。他巧用智慧,持之以恒,创造奇迹。如精心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让写作成为开启孩子心扉的钥匙;数学课上BUZZ、心算暖身等游戏让孩子变得聪敏,同时更加热爱学习。课余时间排练莎士比亚戏剧,玩摇滚,学习艺术、旅行等,让每一个孩子充满学习的热情,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并不断前进。他告诉学生:测验就像温

度计,只是一项测量工具而已,努力帮助孩子们安全度过分数的陷阱。在他的教室里,没有取笑和揶揄,犯错的人往往得到支持而非嘲弄......点点滴滴,无不浸润着雷夫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孩子们和他相处一年,他却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一生。

让我们以雷夫老师为楷模,即使不能创造奇迹,至少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Jiewei 照应前文

2013/8/26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读后感 第2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是我们本学期要阅读的书籍。打开《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就久久不愿放下,它给作为教师的我很多启发。雷夫老师用一年的时间创造了改变学生一生的奇迹。书中处处传递给我们雷夫作为老师的信念:“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正如书的序中提到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思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把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写入书中,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

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要能镇得住学生”,这也成为我后来做老师的一条原则。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镇得住”绝不能依靠学生对教师的恐惧。特别是在做了班主任之后,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身为教师的我能够想象的到,开学第一天,面对几十个不懂事的孩子,老师肯定要“立规矩”。其实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习惯于了恐惧,因为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镇得住”学生的老师,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只能从师长的角度帮助他战胜恐惧,把它看作是一种挫折教育。

也因此我能更深刻的从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为教师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规律是何等的重要。爱心、耐心、信任、智慧,拥有了这些同样可以成为“镇得住”学生的老师。雷夫正是以他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不足40平米的教室无限延伸,使得这里成为了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化学实验上,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将头靠的离酒精灯很近,由于很专注,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有发觉……

其实这样的事可能很多老师也都能够做到,我真正感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插图,而是插图下面的那是几个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我们,每一个渴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应该向雷夫学习。新课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雷夫老师的故事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雷夫老师25年坚守在56号教室,对那些移民家庭的贫困孩子进行品格的培养,通过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来成就孩子的一生;他坚持让孩子每天阅读,而不是为了测试、更不是做表面文章给人家看,而是因为喜欢书本才阅读;他坚持每个礼拜和孩子们玩“Buzz”的游戏,不仅仅是做一些数学练习,而是把许多的知识整合在了一起;他坚持让56号教室的孩子每天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他坚持每天早晨和孩子们一起解决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答案,而在于发现正确解答的过程;他坚持每个星期二让孩子们观看电影……

我想正是那无数个坚持,才缔造了56号教室的奇迹!而在这些坚持的背后,我们又分明地看到了雷夫老师那痴迷教育的疯狂,那对教育真谛真切的、深沉的领悟!

这点,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剖析自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当我在教室里大声训斥孩子的时候,想想雷夫老师的56号教室,那儿缺少的就是恐惧!当我累得直不起腰,抱怨工作量太多的时候,想想雷夫老师每天天亮就走进教室,而直到天黑才走出教室的那份愉悦;当我抱怨中国的教育体制时,想想雷夫老师也对美国的体制不满,可是他会以自己的努力来打破传统,以自己的创造力来引导孩子们去追求真正的教育目标,而不是舍本逐末地追求分数;而当我看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在班级里兴致勃勃地进行解决问题训练的时候,想想我能坚持多久!是的!

曾经,我也对教育充满激情:积极备课,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与师傅一起探讨新课标;和孩子们一起品味语文的美;尝试建立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思路以促进孩子们热爱语文……可是,我又坚持了多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我想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重新理解。”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这句话也将成为我的座右铭。

总之,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读后感 第3篇

新学期我又回到了阔别10年的荣成市第二十中学,感觉变化很大:校园变美了,同事们变的更亲切了,学生的数量变得极少,但是教学中却存在着更多的困惑。此时正好去实验中学聆听赵院长的讲座,如一缕春风打开了我的心扉,坚信读书才能让自己不断的成长,于是我读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此书不仅是精神的馈赠,更是心灵的震撼!

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是来自社会下层的移民家庭,他们的家庭环境贫寒,生活较廉价但是正是这些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全国测试中高居榜首,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超一流大学,并且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缔造了本该平凡的他们的不凡的人生。

56号教室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20多年来,56号教室六点半就敞开了门,学生每天早到校一小时,晚上延迟放学的时间,学生没有丝毫的埋怨;即使寒暑假也阻挡不了他们来教室的脚步;即使毕业了,也不忘每周回到这间教室。

56号教室的口号是“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成功无捷径”是教室里每个孩子的信念;他提倡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的信任;他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使他们明白有效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从雷夫老师的身上我感悟到爱是一种坚持。雷夫老师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深深的震撼了我:教书和用心教书,在这里竟有了云泥之别;只有把教书作为一项事业来做,才能坚持爱这个职业、爱这个岗位、爱讲台下的学生,才能用心,这就是雷夫老师的爱。

同时雷夫老师还告诉我们爱是一种信任。“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雷夫就是这么做的。在56号教室里没有“害怕”,是爱和信任驱散了它。所以,该放手时放手吧,不要让孩子真的住进我们的眼睛里,也许这些令我们放不下心的孩子会急于我们很大的惊喜!学生在乎什么?现在的学生也许他们不在乎考试的成绩,不在乎老师的苦口婆心,更不在乎老师的处罚.他们最在乎的是不公平。书中告诉我们:“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学生欢迎视同仁的老师,只有公平,公正,学生才会打心底里尊重老师、信赖老师。所以雷夫老师更高明之处在于他的公正,只要他心里装着学生,其实每个孩子在他心里都是一样的,所以雷夫老师以身作则,讲公平,讲道理,做孩子可靠的肩膀。

看到了雷夫老师的伟大之处,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来到了荣成二十中,感觉学生和市直学生有着较大的差距;学生都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知识面很窄,智力水平不够,学习习惯差,听讲不认真,缺少思考力,家长对学生的督促不及时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和家长沟通不深入,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看学生,导致平时抱怨多一些,缺少积极的工作态度。雷夫老师的做法让我改变了很多:面对学生的实情只有改变自己,重新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的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给予学生公平、信任和欣赏,才能使学生爱上地理并能学好地理。

我班级中的一位男生,看人的眼神总是不削一顾,感觉傲慢无理,和他交流,他也不说话,总是拿眼睛瞪着你,给人极不舒服的感觉。有一次他小测没有改错,课堂上我没有批评他,课后我就和他在走廊上交流了一下:尽管他不说话,但是我看到了他的眼睛是红的充满了泪水,我感觉我们的谈话已经收到了效果,于是我马上说:老师知道你内心的想法,明白你是个懂的自尊的好孩子,以后我们要和同学多交流,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把自己该完成的任务早早完成,同学和老师都会认可你、赏识你。那天之后,他上课认真了,不再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学习积极性高了,小测成绩大有进步,与人交流的眼神变得有朝气,有灵性,相信他会越来越好,这件事说明了学生的内心深处是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信任和欣赏。只要老师有耐心、有胸怀,有眼光、相信你都会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挖掘他们的潜能。

还有一位男生很聪明但是很有个性,经常我行我素,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走,经常不分场合大发脾气,说脏话,小测也不交卷。十一休假时,他主动加了我的微信,我就和他的家长聊了一下,感觉家长还是非常支持孩子的学习,主动问了我孩子的在校学习状况,还问我孩子需要补习那些知识,说实话,我很是感激,也有些内疚,之前对孩子和家长真的不了解,想法有些偏激,从那以后我们的交流多了,孩子在我和家长的鼓励下,课堂上表现积极了,尤其是月考之后,他对地理学科感兴趣了,记忆知识多了,课堂小测不光交了卷子,成绩大有进步,我和他家长说;孩子今天小测进步很大,回家夸夸他,给他自信和勇气,家长也是非常感动。在自习课上他第一个就背下我布置的任务,我及时的表扬了他,能看出他心里美滋滋的,为了激励他的学习积极性,此时我继续说:你背的这么熟,能不能默写下来,而且不写错字?他非常肯定的说:能!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尽管写出来的知识还是有错字,但是比以前已经进步很多了,只要我坚持,不断地引领,相信他会越变越好,假期里我抽时间和每位家长都加了微信,便于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自己也做了一些改进:如长江和黄河的知识学完了,但是学生极易把他们混在一起,于是我就让他们试着找出两条河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我给大家开了个头,接下来是他们自己找,有10个左右的同学参入进来找异同,有的是和家长一起找的,列举了很多条,超出了我的预想,最后我修改了一下,给大家展出比较合理的答案,同时我为他们和家长大大的点赞,相信这样的活动有益于帮助他们真正区别两条河流,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后会坚持。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读后感 第4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我一直认为书是有力量的,作为一名教师是离不开读书的。我想《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就是我们的指导手册,更是一种强烈的呼唤人们行动的声音。

在这本书中,雷夫老师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人生历练,点燃孩子们的热情,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并向教师、家长及众人道出了通往卓越的法则——成功无捷径。

以身作则,用心教育孩子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我们用心去教育孩子,让我们以身作则,并非言辞说教。

记得书中雷夫老师说过:“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我就需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友善、勤奋的人,因此,我必须是他们见到过的最友善、最勤奋的人。”雷夫老师用身体力行和榜样力量感染着班上每一个孩子,对他们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关爱,孩子们才“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们共同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老师的教育历程、教育信念、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都值得我们探讨和实践。

本书中处处传递着雷夫老师的信念:要想成功是需要做出牺牲的,不仅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而且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成功是无捷径可走的`。

是啊!“成功无捷径”这种信念我想不仅是用来教育孩子的,也是自我教育的开始。雷夫老师爱他的学生们,他把“成功无捷径”的标语挂在了教室里,让学生们树立起“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他鼓励孩子们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成功无捷径”这个标语成了56号教室的灵魂,也已深入孩子们的心底。这样一种沉静的、坚决的信念,影响了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也让孩子们明白,要有勇气战胜一切困难,要有勇气面对一切挫折,要实现美好的梦想,唯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在行动,在非常时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认真做好线上辅导及答疑工作,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积极为抗疫保卫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孩子来说,学习的成功无捷径;对我们成人而言,事业的成功无捷径;对所有人来讲,一切的成功无捷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读后感 第5篇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翻开这本书,我仿佛跟着雷夫老师走进了那间又小又破的56号教室,看着他把“品格”、“付出”、“谦逊”、“支持”传达给学生,是他,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不必“害怕”的净土,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让学生的缺点得以改正。雷夫老师用自己对于教育的热忱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要能镇得住学生”,这也成为我后来做老师的一条原则。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镇得住”绝不能依靠学生对教师的恐惧。作为教师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规律是何等的重要。爱心、耐心、信任、智慧,拥有了这些同样可以成为“镇得住”学生的老师。信任才最宝贵,有了信任,才可以谈教育。我觉得,让孩子免于恐惧,是56号教室奇迹的根源。

捧着书细看,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透过这些浅显通俗的语言,我看到了一个将教育作为自己终生事业,并沉醉其中的教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旦成功,它带给我的满足感,足以补偿这个疯狂的教育界给我的心痛、头痛、以及微薄的薪资。”当看到雷夫老师的一名学生说“老师会把我们不会的问题讲上500遍”时,我真的无言,也很惭愧。多么有耐心有爱心的一位老师呀!学生的问题,也许是很小的一个知识点,也许是老师已经讲过很多很多遍的,也许是学生根本没注意听才不明白的,而雷夫老师,不问任何原因,只要学生不明白,就讲到明白为止。说来容易,但如果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总是无数次的重复,任谁都会生厌了吧。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雷夫老师认为“我的工作不是拯救孩子的灵魂,而是提供机会让他们拯救自己的灵魂”;“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这些与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读完这本书,我特别感觉到雷夫工作量很大,这也是我怀疑雷夫老师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的原因。雷夫老师说过,“当一位好老师是世上最难的工作。”一个好老师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耐性,需要爱。他那“魔鬼式训练”、学习“八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上的!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教学工作似乎涵盖了除技术性学科,如音乐美术外的所有课程。“凡是值得做得事情,就值得好好做。”这是第五十六号教室的班训,我想也是雷夫的行事准则。雷夫和我们一样也有痛苦和想要屈服的时候,但每当这时雷夫回想起他的学生珍妮给她的信,感谢他为孩子们建造的“避风港”,因此他又打起了精神。雷夫作为教师已经做到了极致,他用全部的爱、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在56号教室读书的孩子们。

在这本书上,雷夫老师写了许多教育学生的方法。其中有的对于我的日常教学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有的与中国教育现状还有一定差距,操作起来会有困难。不过,雷夫老师对于社会的责任心,对于教育的热心,对于学生的爱心一直感染着我,只要心中有学生,再加上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就不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