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1篇

速度蛮快,然后拿到书的那一刻,欣喜若狂。

然后就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沉入到其中,了解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思想,去思考相关问题。我想,哲学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中国哲学简史》一经问世,立即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是热爱。成了很多外国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人了解古代诸子百家的好书籍。

好的书籍,我当然要涉猎一番。

书中讲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诸子百家的起源,分别讲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阴阳家,中国佛学、禅宗。还有,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的发展和状况。

总体来说,本书按照时间节点,叙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可读性,可观赏性、可操作性极强。是研究哲学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书,能够开启和萌发相关思维。

说实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学。之前一直在阅读古典书籍,虽然读的都是精简版,但是其中心思想,还是能够了解和掌握的。我一直渴望通过阅读古代书籍,能够窥探一丝智慧,萌发我愚钝的思维。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规律。

直到我阅读《中国哲学简史》,发现其实有很多苟合之处。正如《周易》一样,其实讲究物极必反,万事万物顺着规律去推进;《道德经》的精髓莫过于,有和无,无为而治,讲究唯心。而儒家历经好几个阶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纲五常”。这也是我经常跟朋友聊天讲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义礼智信”,儒家对于周朝礼法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思想成为治国理邦的规则。

概览诸子百家,领略那个事情人们的思想,对于我来说,能够细致的静下心来去琢磨。

时间过得很快,年轮在无情的转着。谁又能说,我们现在这个时刻,不是历史的尘埃呢。通过这些,能够促使我变得通透。

我想,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对于“得失”的一个拿捏。

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必须要去争取,我们的实际行动也应该去大刀阔斧的干。这个时代,是一个好时代,可以通过努力,成就自己一番。最现实的莫过于财富的增长,“买房置地”是古今人们的做法,也是苟活一世必须要干的。

但是,在现实努力争取之余。我们的思想是否可以静静的去思考一番,是为了什么?因为,社会分工不同,导致我们角色属性也不同,所以,有身份和地位。高贵的,贫贱的,最后都是荒冢一堆草没了。所以,与天地相比,你所追求的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所以,这个问题困扰我很多。我也问过很多人,比我岁数大的,比我小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就像有十个人,每个人都炒一盘宫保鸡丁,那么炒出来的应该是是个宫保鸡丁的味道。诚如我们的人生,每个人虽然做的事大体相同(出生,读书求学,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赡养老人,退休年老、死亡),但具体的做法和行为而又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体会。

事实就是这样~

我想,既然这样,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那我还是想办法去将生命的宽度继续拓宽吧。长度不可把控,横向的知识积累,人生价值的体验要更丰富。所以,我不断地去折腾,来回跑。因为,我想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我所经历的颠沛流离,是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崇尚,直到最后,我不后悔!

如果说阅读历史,可以以史为镜,明智;那么阅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去领悟,顿悟。

了解天地人之间的联系,诸子百家的思想,不尽相同而又有雷同之处。

这是值得研究和了解的。

让人懵懂和恍然大悟的哲学!《中国哲学简史》,再一次,着实不错,值得每一个人去观看。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2篇

这本简史对初入哲学的人是很有帮助的。对我这种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帮助的。但终究我是兴趣不大,总的来说快速阅读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给类似于我这样的人提个醒,理个大纲。

我大学同学小燕说:所谓哲学,不过是吃饱了的文人的胡思乱想,自以为是,正过来反过来,好像都有道理,其实没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说的挺好的也挺对的。她甚至说她最近对孙子兵法有了新的见解,所谓36计其实个个是阴招。小燕说的真的挺好的。为她开心。

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读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诩读了很多书,却唯独对哲学类兴趣不大,不甚研究。当我读完这本简史之后,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本书的知识比我教学生的《建筑环境学》《燃气供应》课程更有价值。远~远~远~远超过了我教授的课程的价值。当你对哲学有兴趣的时候,恭喜你!这说明你基本上已经超越了柴米油盐、一地鸡毛、鸡飞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层次,你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进入了道德境界,这时候的人在精神上会获得更多的满足,人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我们的老子、孟子、孔子等圣人们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学大师们已经对这些东西反思的很透彻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其实,其实我们也都懂。比如佛说:谁伤害了你,谁来渡你。再比如佛又说:放下,你就赢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难了。这使我想起了前几年一个女同事跳楼自杀。她也读到博士,我想这些哲学的东西她应该都懂。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我们都是凡人。只能说可能她懂得,但还没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庆读研究生时的一个政治老师,他原本和我一个专业,后来是自己对哲学方面的东西非常有兴趣,然后就转去搞这些了。他给我们上课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着川普讲,后来对我们说不行他必须有川话讲,否则他觉得讲的不透彻。然后他就在讲台前用四川话呱里呱啦地讲的神采飞扬,你可以感受到他眼里放出的光。虽然其实我对他讲的也不怎么感兴趣。但现在想起来他能与哲学打交道且乐在其中,真心为他高兴。

书中提到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我就在想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熟悉。查了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莲说》的周敦颐。一般来说哲学家就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远大抱负之人宜早接触哲学,学校也应尽早开设关于哲学的基本课程,这样应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机帮助其树立远大的志向,帮助其学习治道之法,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

关于冯友兰,有闻其名。读完此书后查阅了其简介,方知乃河南南阳人士(1895-1990),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佩服之至。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3篇

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_风流_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4篇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5篇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过去听人说这是哲学里的三大问题。然后还看过的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一些理论。而在看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哲学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哲学是个说太深奥不懂得也能理解皮毛,说简单却绝对不简单的东西。我觉得它更像是你思想的过程中的各种深究,特别特别深刻的那种,深刻到我们这些人懒得去思考,只能留给专门思考这些的人去思考了。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包含知识众多的哲学读物。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宗教、精神等多个方面。从古代的各种学说到西方哲学的影响,无一不说,内容虽然多,看起来却一点都不觉讲得笼统。

众多说法中总是会有许些相驳的,可是谁说的都有道理。就像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恶也罢,只要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懂得哪些是应该做到的,哪些是不应该去做的就好了。在这个基础之上,你才可以努力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进发。

这本书我原本就陆陆续续,反反复复看了很长时间,搁置了好多一段时间,昨日突然拿起来,把后面的一部分草草的看完。虽然每一章讲的是一种学说的哲学看法与理解,可章章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只能承认我没怎么用心去看,之前看过的那些,也没记得多少。

再者我对于文言文太不感冒,大多找白话文看。好在这本书里白话文很多,文言文也有不少令我理解的。就像看诗词一样,小时候学习的时候觉得特别费力,现在再看,有的默默一想便知道就是这个意思,想记住也不是那么难了。其实终归是那会没成长,不理解不懂的原因。于这本书里的一些道理,也是这样,该懂的懂了,不懂的还是不懂,也有一些东西自己是知道的,却还是做不到。修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修到了就得道了。

故,这样的一本书是适合看很多遍的。要慢慢的反复的去读,去思考,才能明白更深处的东西。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这是书里的最后一句话,我理解为,人生在世,必须要去寻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们会在逐渐的知晓中成长,获得一些感悟,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强大。要经过了这些沉淀的过程,心才算是真正的安静平和起来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6篇

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传世名作。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哲学的了解大概就仅限于神秘、晦涩与深奥了——当时的我,甚至以为哲学是各门学科中最无用的一个。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

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后反思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到中途时便大彻大悟;但这本书不一样,我在翻开它第一页的目录时,便醍醐灌顶了。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的确!

哲学,其实就是一个人过完一生后,想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总结时发现的规律总合。而由于一个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许有人会说庄子的“丧我丧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认为其实那一种“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种具象化的体现),因此,哲学离我们其实并不远,甚至无处不在。

第一页的醍醐灌顶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很快,我便开始研究起了目录——于是我便知道了为什么这本书被历史学家陈来先生赞誉为“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盖因首先,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所有的哲学学派、理论、观点都收集、理解、展示出来的书了,光是这点,便可以胜过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学书;其次,它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东西方的哲学观念进行比较、讨论、融会贯通的书了,这一点也同样使它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开里页,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说上面所述两点只能让冯友兰成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的话,那么现在,他可以说是开山鼻祖了。在这本书中,他不仅清楚阐述了各个哲学观念,还对其进行了延伸探讨以及比较讨论,例如:在第九章介绍《老子》思想时,他不仅将《老子》所谓道解释为了哲学家们为了进一步解释“名”而所假设带来的结果,还与西方“形而上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看完不禁觉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真好!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7篇

看《中国哲学简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说能读到什么,有什么领悟,能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这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在这书之前,应该对百家各自的书籍有过涉猎,不然只是看对百家的归纳总结和评论,会让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灵都饱受折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点,是当年高考奠定的基础,为了高考,对《论语》、《孟子》、《庄子》的内容都有较为认真的学习,所以读这些的时候,感觉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没有将儒家作为一个体系去理解那些内容,更多的只是从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个是从面到点的分析,一个是从点到面的探索,两个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来的深意当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以前理解的小人,会跟现今社会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为一谈,虽然知道这两个小人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但我猜想现在通俗理解的小人,应该很大缘由是从这引申过去的。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这小人的含义已经此话的缘由。在儒家体系,遵循的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关系,而各阶级有有不同等级的.,按照士、农、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这序列以内的,他们没有获得教育的资源,不知道深明大义为何物,唯利益而趋,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说,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喜欢冯老对哲学的态度。一直以来都觉得高深莫测,哲学是可以给人新的知识的。但冯老说,哲学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这样,我感觉我对哲学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应该不会将其束之高阁。

看完这本书,感觉更多的是对中国各种文化的一种解析、概括,而这些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处世哲学,有人认可儒家克己复礼,有人喜欢道家洒脱随心,有人喜欢名家善于辩论,也有人崇拜心学内圣外王。不同的思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哪个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学就会往那个方向多靠一些。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8篇

说到中国哲学,这是争议不小的四个字。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黑格尔就说过,中国没有哲学。他说,中国所处的东方是人类历史的开端,象征了思想的贫乏和愚昧。

“中国”在黑格尔哲学额体系中,起到的是反衬西方文明的作用。他贬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儒家和道家。

他说,“孔子是中国人的主要哲学家,但他的哲学也是抽象的”,“没有能力给思想创造一个范畴王国”,当这种抽象的思想走向具体时,就成为“道德、治国之术、历史等,但这类的具体者本身并不是哲学性的”。至于道家,“‘道’只是普遍的抽象,恍惚不定”,是“原始的理性”;道家的“无”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性的、抽象的统一”,没有超出抽象的开始阶段。(来自《哲学讲演录》)

但是要弄清楚中国是否真的有哲学,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拆开来看。“中国哲学”与“哲学”究竟在目前的语言环境里的定义是什么呢?

“哲学”[philosophy],来自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原意是“爱智慧”。如果一定要从西方那一套思想理论来看。在大部分他们的语言环境里,哲学似乎都等于与“思辨哲学”,他们讲究层层严密推理。他们似乎非常不能够认同中国这些传统思想家们随便拿一个比喻就来说道理的行文方式,也不能get到那些浪漫的点。

不过我倒是觉得,在现行通用的中文语境里,“哲学”是指一种向内探索的学科,寻求解答“世界是什么”,“我是什么”,“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这样子的抽象的自身和外界的关系的学科(哈,一点个人理解,轻拍轻拍)。

这么说的话,“中国哲学”这四个字就是非常自然能够成立的了。

中国哲学的思想,在我看来,连绵地沉淀了几千年的重量,很是厚重,加上古人们的浪漫习惯,他们讲哲学建立在直觉之上。因此,有一些概念很多时候都没法一环扣一环地推理出来。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把哲学讨论问题的第一步,下定义,这件事情给堵死了。所以,对于我这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近乎小白的人来说,如何选择一本轻盈又踏实的哲学史书,是很重要的。

《中国哲学简史》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所以带有科普目的,读起来很是轻松。又加上那个年代的人深厚的国学底蕴和严肃的治学背景,这本书的内容又非常经得起推敲。

在前文里,冯友兰说,人类的最根本最自然的先天欲望之一,就是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即所谓“超道德价值”。什么是“超道德价值”呢?对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大多数都是具备了“道德价值”的,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对自己,对别人或者对社会有一些有益的影响。而在这次道德价值之上呢,有一层更高的对于“宇宙”这种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自我生命的超越。这样的想法,大概是继承了斯宾诺莎的理论。斯宾诺莎虽然也提出了“爱上帝”,但是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

这也是为什么宗教从四大文明起源的西欧(_),阿拉伯半岛,印度(佛教)的三大文明中各自起源发展。而中国,虽然没有诞生宗教,却诞生了解决追求超道德价值问题的哲学(代替了宗教的位置)。所以说,我们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哲学的。

中国哲学,并不拘泥于“智慧”本身,而着力于提高我们自身的精神境界,从而引导人去追求超道德价值。道家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横渠四句),这些观念所追求的境界,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信仰”。因而,这样子的中国哲学,才能引导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达到精神的完满。

对“天”的敬畏贯穿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始终。康德曾经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所谓“天”可能就是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吧。

对于正文内容,这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写起,一直讲到经学时代结束(一直到康有为为止),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和近代早期的哲学发展。不过由于篇幅原因,它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儒、墨、阴阳、名、道、法这六家的思想。

对于哲学思想的最基础的普及,我觉得这本书做得很棒。比如,儒家究竟被怎样反对过,为何它的反对者纷纷失败?比如,道家在老子之前,杨朱的理论是怎样的(“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比如,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又是怎么回事?再后来,佛教如何影响中国哲学,并且本土化,诞生了,禅宗这样一个静默的哲学?

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如果展开讲,大概一两万字是不够的。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虽然这本书也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比如对于某一些细节的论断,后来被考古结论所打脸,比如有一些方面还是有一些主观。但是,作为一个想要粗浅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的脉络与发展的读者,它还是相当值得阅读的。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9篇

最近我阅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部专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凡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它是你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就能清楚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当然这只是冯友兰的读书笔记,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人的理解。读冯友兰先生的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很多观点我深以为然,比如: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通过对该书的认真阅读和认真思考总结,让我对廉政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认识。首先,是以人为本。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政策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和法治关系的经验。在中国政治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制、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但廉政而言,无论是“德法并举”还是“德本法用”的想,对中国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次,是严于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任何时代的廉政,都与执政官员的道德品质和和行政作风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国的主流思想家总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上是从哲学的角度归纳出关于廉政的一些想法,《中国哲学简史》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作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10篇

近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掩卷沉思,意犹未尽,遂决定为案头书,之后可常习也。

不知什么原因,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只是没有机缘深究。早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延伸知道了一些费尔巴哈、黑格尔之类,浅尝辄止而已。后来,曾读了一点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感觉到了一些哲学的奥妙,便耿耿不能忘怀。后来,也曾探究过一段希腊哲学,也只是兴趣而已,未得要领。

关于中国哲学,只限于文化层面,感觉始终不得要领。总觉得,只有西方的哲学称其为哲学,有一套严密的体系,而中国哲学,似乎是凌乱的,在体系上也不明晰,我的认识也是浑浑噩噩的。当然,现在看来,这纯粹是自己的无知。这似乎也和我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有关,也和_破四旧否定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有关。还有,由于西学东渐,哲学界一些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以西方哲学的标准来比附我国先秦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持一种否定态度,也混淆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对中国哲学的认识还是近于无知。如果说知道一点的话,也是很肤浅的。

这次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算是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我的头脑里算是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框架。看到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另类特色的哲学体系。当然,这种认识还很不到位,还需要再读书再学习,争取有一个通常性的了解。不求深通,但求明白。中国哲学也是东方哲学的代表。我还曾读过一本有关印度的哲学书,当时也很觉得了得。其实,每个民族及其文化发展,都有其精华的东西,我们切不可片面。世界之大,源流之多,精华之深,我们都应想到。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开阔的视野。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的哲学大师,人们并不陌生,也是中国文化哲学史上少有的几个有自己哲学体系的大学者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就职于清华大学。《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是其代表作。冯先生称《中国哲学简史》为小史,是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导引。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文化和哲学混为一谈。这也不足为奇。所以,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华文明史的东西,往往缺少哲学性的解释。哲学是从深层次寻找原因。是文明发展的内在的逻辑力量。是一种认识、观点和精神的向导。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明了许多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会是那样发展。就会明白,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体现了哪些源流。

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收获颇丰,自然不用概述。但读书中的许多火花还是有必要记述一下的。虽然属于挂一漏万。比如,中国哲学精神对人的主导,以儒家为例,主张入世,主张成为圣人,其人格特征为“内圣外王”。“内圣”是其修养的成就,“外王”则是在社会上的功用。所以就有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道家主张出世,但道家也没有不问世事。《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于内,道家游方于外。这个方即社会。外也好,内也好,都以“方”为坐标。所以,儒道两家正好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两面,既强调入世也不排除出世。这就使得中国人具有了入世和出世良好的平衡感。知识分子最为典型,有句话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入世出世的生动写照。

再就是“知命”和有为无为的问题。孔子对自己的人生曾有一个很好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而是探究叫做“道”的真理。这里的立,是指“立于礼”,是说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就很得当。这里的不惑,是说这时成为智者,论语云“智者不惑”。而“知天命”则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有人不可违的东西。就是知道了哪些是人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人不可以改变的。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人在能控制的范围内要竭尽全力,对于命的东西,也就是无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东西,人们只好平静地接受。这就是“知命”的意思。这就引出了有为和无为的的问题。我们知道,儒家讲究有为,道家讲究无为。道家的无为是强调顺其自然,而儒家的有为也不是没有限制的。所以“人定胜天”只能作为口号,鼓舞士气,真正天数定了的东西,你是无法战胜的。儒家主张的是在知天命的情况下的有为。有一种说法,叫尽人事,听天命,表现为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

还有,程朱的理学和陆王的心学。朱熹讲万物归于理。所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认为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是其理。举例说,人发明舟、车之前,已有舟、车之理。有如西方哲学抽象之规律。理,看不见摸不着,形而上也。但它主导者万物。所以,人只能是理的奴隶,只有顺从理而行事。陆王的心学则把目光拉回到人自身。王守仁认为,宇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用句通俗的话说,无我即无世界。像西方唯心主义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万理只有与人相交时才有意义。不相交时,对于宇宙或对于人都是“归于寂”的。应用于社会,人的行为归于“良知”。

最后,说说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人生在世,做人做事,冯先生认为有四个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就是人只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所做之事并无觉解。二是功利境界。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做各种事。但并不总是利己,往往是利己又利他。三是道德境界。了解到社会的存在,意识到是社会的一员,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具有道德的意义。四是天地境界。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员,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情,构成最高的人生境界。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也就是在功利境界,争取做的好一点。在利己的同时,多一些利他的事。再就是争取上一个层次,到道德境界,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至于天地境界,我们仰望就可以了。冯先生说,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大家都见贤思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