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1

摆脱对成功固有的定义,真正享受做为自己、一个独特的自己的快乐。到了那一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对方存在的乐趣而不是竞争。

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有所不同,我因为这个世界而更加精彩。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我有什么”到“我是谁”的世界;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成功到成长的世界;

这个世界一定是每个人都能成长为自己样子的世界。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2

在当下大谈特谈商品房刚性需求的时刻,《拆掉思维里的墙》给我们正在蜗居的人士带来了一个大大的希望:不买房,买梦想。一种另辟蹊径的思想浮出水面,让我们这些谈房色变的青年朋友们,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这一个发散性思维的建议。巴菲特和苏珊的故事,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还有众多的成功人士都在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后来的年轻人一个捶打多年的事实:一套房子可以消灭一个梦想。在面对房子和妻子,面对自己内心的虚荣和面子工程带来的压力的时候,我们所作出的选择更需要勇气。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3

有趣就是无条件的投入,总是充满快乐和激情,全情投入的人,如果成功收获成果,如果失败收获智慧,无论怎样都收获快乐,快乐就是做事既快又乐。

对一切都不感兴趣,是真的不感兴趣还是不敢感兴趣?兴趣像爱情一样是会衰退的,我们只有为生命找到长期的,更加深层的,让我们无法满足的兴趣才会持久,永不衰退,让这个永恒的乐趣带我们穿透生命的无常。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4

Q:这本书谈了什么问题?

A:古典谈到我们都活在时代的“轮下”,会遭遇不公平或者加速奔跑的境遇,有时力不从心,有时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因为时代的车轮可以轻易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且不偿命。中国的这四十年是西方几百年来走过的路,而且这轮子势必要越跑越快。我们要怎么做呢?答案很简单,好好爱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然后爱更多人。每一个微小正力量的加总,是可以改变车轮方向的,让它驶向更美好的世界。

恐惧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第三个层次,也就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比如,没有房子就结婚,我会感到恐惧。这件事情本身让我们恐惧了吗?显然没房子的时候你也住的好好的,也是有地方遮风避雨的。可是为什么我们恐惧?这个恐惧来自我们的社会性因子“比较”。我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有房子才结婚的,我没有房子就结婚,岂不是证明我找了个不怎么样的男人。我过的不如别人。我接受不了自己结婚的时候,比别人差的事实,所以我也要套房子才能结婚。其实你不是为了没房子这件事情本身恐惧,你是害怕失去这件事情背后的价值,证明你嫁给了一个没有经济能力的男人或者这个男人家,这件事情会让你很没面子。所以你真正害怕的是没面子。看吧,就没面子这么一件小事,要跟安全感扯上这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真正面对恐惧的时候,要分析恐惧,直面恐惧的真正原因。因为恐惧是这样一个懦夫,当你触及它的底线,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然后开始准备和它大干一场的时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书中给出了6个提升安全感的tips:小范围地冒险;远离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过于关心父母,永不犯错的任务,养老般的工作);少看凄惨电影书籍,远离没有安全感的人,看干净明亮的电影和书籍,跟简单快乐的人相处;做一个恐惧保险箱;做成功日志;直面恐惧,彻底反弹。从更高的层面谈安全感,安全感是给回来的,不是拿回来的。如果你准备从父母、老公、孩子那里获得安全感,那安全感是求不来的;但如果像刘丽一样用自己微薄的洗脚收入资助一百多名贫困儿童,那么安全感是可以给回来的。

而后,书中阐述了几个关于“心智模式”的问题。比如,什么是乐趣,有趣的人和无趣的人有什么区别。比如,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比如,心智模式的意义。

什么是乐趣?interesting的真正含义是你正在(ing)以最高级的状态完全(est)沉浸在(inter)一件事中。这种状态也叫心流(flow)。乐趣本身是不计结果的全情投入。有趣的人就是了解乐趣本身状态的人,他们的行事模式是冒险-投入-成功-收获或者冒险-投入-不成功-乐趣智慧。所以一个有趣的人,行事的关键是投入,而投入的关键是配置时间资源而后才是其他因素。每每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都是浑浑噩噩的度过,没有目标后知后觉地懒散地面对这个世界,最关键的原因是把时间投入到不需要投入的资源上。比如,无意义地看电视,跟bf生气等等。而无趣模式的行事模式是冒险-担忧被迫-成功-更大担忧或者冒险-担忧被迫-失败-恐惧。我高中时期的学习就是这个状态。哪怕是考了第一名,马上会感到更大的担忧,而且还会在周记中谈到自己并不会因为第一名而开心相反是更大的担忧。害怕失败比失败本身更让我担忧。如果真正失败了也就一了百了了。比如高考前,很担心失败。可是如果真失败了,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回头来看是一次惬意的经历。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一般意义上众人所谈到的成功是成功的狭义定义,就是正态分布里的峰值状态。这个峰值状态的面积是越成功越小的。也就是说我们追逐的成功,就是要成为那一小撮优越的人,成为比别人更有钱权名的人。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既然是小概率事件就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这种一维的成功只会使追求它的大多数成为殉葬品。但换一种思维模式,将成功定义为更深层意义的价值,而不是一个具象的东西(价格),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宁静这些状态性的词语,那么我们心目中的成功应该是一个状态,而状态就是可以被接近而不可到达的。这种对成功的多维定义,可以使我们的目标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毕竟人生的长度有必要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目标选择。

以上对于“心智模式”的叙述,已经让我们了解了心智模式的意义。心智模式,就是我们看待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在《快乐少年人》中有一个关于心智模式的有趣描述,一个爱玩皮球的孩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怀孕。有一天他在楼下玩皮球,皮球突然不见了,这时候正好有一个孕妇出现。他跑过去问孕妇,是不是将他的球藏在了肚子里。孕妇解释给他,肚子里装的是一个小宝宝。从此以后,这个爱玩皮球的孩子会经常见到其他一些孕妇,而在这之前他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孕妇。心智模式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因为我们不会用眼睛看到整个世界,所以我们的心就像EXCEL里筛选器一样,设定了一个我们心智上认为应该如此的选项,让后搜索了全部数据。但其实,这并不是事情本身。比如对星座越了解的人,就会越接近他的星座所描述的样子。优秀的心智模式将决定我们的命运。它也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心智模式可以解释我们对待任何一件事情的看法,比如兴趣、比如成功。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状态就是混沌(不知道世界上有孕妇)-察觉(哦,原来肚子里不是皮球是宝宝)-醒觉(其实孕妇很多的)-超越(对世界又有了一点点突破性的认识,从不知道什么是孕妇到知道什么是孕妇)。如何加速一个优秀心智模式的`形成,一定是那句老话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啦。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5

我自认是缺乏安全感的那类人,在职业发展这块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为了追求安全感我已经在现有的公司工作14年,不是因为房贷的压力,而是对于新公司新职位的恐惧,没有勇气走出去尝试,只是在原有的位置上努力提升技能,即使面对委屈或是不甘心,也不想放弃熟悉的一切,但我相信任何事都是双面的,有舍有得,我舍去了新领域的尝试,得到比较安稳的环境,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演讲、培训等,有更多时间可以照顾好家庭和孩子,关键取决于看重什么吧!也许是有些自我安慰,但不管未来发生什么,不会怪任何人,每个决定都是有筹码的,愿赌服输,也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品质。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6

最近开始看一本叫《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书,是一个只认识几个朋友的朋友推荐的。目前刚看完全书第一章:你是安全的奴隶吗?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里面列举的故事:巴菲特结婚前,苏珊决定如何控制自己的存款。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买房,一个是创业。大多数人会选择买房,这样更安全。因为创业风险高,不可预测性太多。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前者,所以我的生活和大多数房奴一样悲惨。当我们面对培训学习、人际交往、跳槽等机会时,往往无能为力。结果我们个人的能力、关系、晋升机会都远远落后于别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像沃伦巴菲特一样成功。但作为一种安全的买房方式,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稳定的住所,温暖的家。但你有没有想过,就是这样一个安稳的居所,把我们限制在这个狭小的地方,失去了与整个世界的亲密。真是个家。没有亲密的爱人,有爱心的家庭能温暖吗?我们一无所获,只是寻求支持并获得我们想要的安全。尤其是很多女性朋友,都有类似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比如,我们可以想象第一次加强爱情的安全感,结婚获得男人的安全感,生孩子巩固家庭的安全感的最终结果。女人更不自信,更依赖男人,男人就像手中的沙子。

所以我深深的体会到,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给的。不要被蒙蔽在我们的眼睛里,多角度分析一切。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7

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很多现代人的想法与行为,对此进行了一些解析与建议,感觉受益匪浅。

比如,书里面提到的“心智模式”,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以前以为双赢总是对的,其实不然,这要看是在什么环境下。如果你想与对方有长远、持续的合作,这时毫无疑问是选择双赢win-win模式了;如果你想直接把对方击败,自己上位,那这个时候就要选择我赢他输win-lose了;如果你想以退为近,瞄准更长远的利益,确认这么做值得之后,那就要考虑我输他赢lose-win了。所以得知外界环境不同,你要做出的选择就不同,双赢不一定总是对的,也没有哪一种模式总是对的。呵呵!用高中的时候学到的哲学来讲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你已经是金子,你要做的是找到自己发光的方法!

第三点讲到了职业规划的问题,“每个人都要给自己做长远的职业规划,并且制定详细的计划”。书中对这观点是不太赞同的,如果这样,可能会使自己丧失很多机会。就企业的发展来讲,一般建议制定最多3年的业务规划。因为20年后的职业不一定现在有,就像你现在就业的职位,20年前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

对一生进行充分规划永远都是一个好想法,但一定要记得写下来的时候要用铅笔而且手边还要有块橡皮。

第四点是我一直以来犯的错误,尽管自己好像不是很承认,为了避免以后再犯这样的错误,现在要做深刻的改正,知错就改。呵呵!“我一旦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我就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吊儿郎当,我会全力以赴”你只有在确定自己有终身热情的时候才全力以赴吗?那么恭喜你,你要加入“不断换工作”和“永久焦虑”的俱乐部了。事实上,只有你全力以赴,你才能找到工作中的乐趣,找到了乐趣,才会使你爱上你的工作。吊儿郎当是你全力以赴,寻找乐趣和激情的最大障碍!

切记,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寻找乐趣,从而保持激情,热爱你的工作。

不要等待,要行动

当时买下它应该也是误打误撞,回想不起来为何要买,可是现在证明买下它是正确的,这本书值得我们所有人阅读。

古典老师的大学专业是建筑,但他却没有从事相关的行业,而是阴差阳错进了新东方,成了讲师,而后创办了新精英,帮助更多的人做职业生涯规划。

从这本书中,我得到的最主要的信息就是自信,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打破思维的局限性,换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你会豁然开朗。人们常说:“开心是一天,难过也是一天,为啥不开心呢?”总是觉得人们有开心,难过的选择,为何一定要选择开心呢?古典老师给了我答案,他说,要做掌握自己情绪的人,不要因为别人的态度而给自己造成情绪上的波动,这样就把掌控权交到了别人的手中,说的确实不错。

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这是本书的一个观点。其实,我并没有仔细的想过,因为我觉得大多数事情都挺公平的,或许是我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但是我很同意古典老师的看法: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垂头丧气,而是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这种不公平。Kaplan——美国教育之父,他是犹太人,在美国遭到歧视,他遭到了教育上的不公平待遇。面对这种不公平,他没有放弃,而是开始研究针对SAT的应试办法,提高分数,让很多没有特殊背景的人通过SAT考试得到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机会,是Kaplan引发了这场“考试革命”,被称为“教育民主运动”,不得不说Kaplan很厉害,对于公平,我们还需要思考很多东西。

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活在其他人的眼中,真正清楚自己的目的。不要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的夙愿,为父母,为朋友眼中的你而活。要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不张扬,不炫耀,不针锋相对,不怨天尤人,在探索生命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为内心中的自己,每天多一些快乐,多拥有一些爱,直到这些爱溢出,触及那些世界上最阴暗的角落,要想让别人快乐,首先必须自己快乐。

做内心中的那个自己,不要等待,要行动,要尝试,因为”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只有深入的了解,才可以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兴趣、职业是什,一味的等待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掌控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这些,但这些却是最重要的,也是我自身最缺乏的。感谢古典老师呢。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8

前段时间朋友推荐我看一本书—— 《拆掉思维里的墙》。我一拿到书打开一看,就被那简单却富有哲理的插画吸引住了,于是抱着以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的期待看完了这本书。确实是一本“人生启蒙之书”。古典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受益匪浅。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重要的因素是要有良好的自我素质。这种良好的自我品质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品德、文化知识、为人处事、为人处事等等。其次是对生活的态度。面对生活,你是积极的还是愤世嫉俗的?是开朗还是悲观?你的人生好坏,你的成就大小,都是由你的心态决定的。

你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即使你一辈子默默无闻,平平淡淡也没关系,因为你享受过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是付出和奋斗的过程。相反,如果你用消极的思维去面对一切,生活能回馈给你的,只会是消极的。你的生活会很灰暗,不开心的时候只能等待生命的终结。

书的第一章讲的是买房的问题。经典的观点是房子毁了梦想。有人说“房子给了我归属感”,于是放弃了很多自我发展的机会,花了创业的机会,花了未来10年换工作的机会,买了房子。其实他们缺少的是安全感。毕竟在这个大城市有个住的地方会让人很安心。但是,在这个房价高企的社会,卖掉一套房子,还是你梦寐以求的安全感,值得吗?

书中的黄金理论让我感触良多。的确,我只知道‘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原来地壳中所含的金是最多的。黄金存在于矿物中。如果你是金子,你的常态不是发光,而是不发光!只有达到一定的黄金量,才会变成闪耀的黄金。当你被挖掘时,你必须经历痛苦的打磨、冲刷和浸泡,这样你身上的杂质、恶习和污渍才能被融化掉。然后将它塑造,打磨,打磨,最后成为有价值的闪金!其实我们都是金子,发光有一个复杂的过程。

还有努力论:选择错了,努力就白费,错的努力比不努力更可怕。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设定一个大方向。如果方向错了,那就是白费力气。举个简单而深刻的例子,如果你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希望去颐和园,你能到达吗?即使你坚持绕地球一周,因为颐和园在天安门广场的西北部。所以首先给自己一个正确的选择,然后努力去实现。

每个人都是规划师。关键是要学会如何规划和修改。首先要打破思维的僵局。拆墙固然重要,但造墙更重要。人们常常羡慕别人的成功,抱怨遇到别人不吉利。其实换一个角度思考,换一种方式行动,换一种心情感受,你会发现“墙”外的世界更绚丽,也许成功就这么简单。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9

拒绝受害,掌控生命。每个人不知不觉陷入受害者模式,是因为那非常容易,还会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自己又不用吃苦,受累,在受害者模式里,事事有借口,事事可推卸,事事无责任,可这样幸运之神永不光顾。即使这个世界是没有绝对的公平的,也要学会不管遭遇什么,都能积极的面对,不断的做出努力,尽自己所能,一切由自己掌控。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在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不甘的因子,不管从学业到职业还是任何领域,我从不希望被除我以外的其他人掌控,也许因为机遇、能力、运气等原因搁置或放缓我前进的脚步,我依然会信誓旦旦的望向那期待的远方,并坚信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耐心再耐心一点儿。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10

收到了古典老师新书《拆掉思维的墙》部分章节一周之后,才抽出时间一看。光看目录就已被深深吸引,于是一口气读完了收到的三个章节的内容。

下面说一下读后的大概印象吧。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古典老师解读《易经》中的“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天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生的长度和宽度,因此,它也是最不容易改变的,人做事的态度决定会有某些改变,至于具体到某件事情的实际操作方法时就会经常改变。正如老师所说的漂泊者和航海者的区别一样,同样是精力充沛,梦想远大,适应能力强的人,有了真正目标的航行者会朝着目标坚定地航行,而漂泊者却因为没有真正的目标而不断躲避,在海上漂流。寻找到那些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次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等,能让你的目标清晰而远大,并值得自己终身去奋斗。

最近读了《秘密》,《活在当下》,发现其中的观点:爱,给予,感恩,微笑,欣赏别人的优点,帮助别人实现梦想,追求带有积极色彩字眼的事情,沉醉于正在经历的事情与古典老师不谋而合,只是古典老师以更多平易近人的例子,更贴近我们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更容易去接受并对自己做出更多的反思。

老师以前是教英语的,却对经济学原理谙熟于心。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被所谓的“沉没成本效应”绑架,我们为了已经损失的成本而追加成本,最后只会撞得头破血流。猛然回想起,骗子似乎也对这招运用得出神入化,先诱骗你少部门资金,而后以各种理由投入更多的钱进去,你为了之前投入的钱不打水漂而继续追加“投资”,到最后被骗得倾家荡产,身无分文。所以,在某种时候舍也是一种得,及时承认自己的失败,立马抽身才是明智之举。

老师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和例子,对求职以及职业人生规划都有很大的实际用处,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希望古典老师冒着失业风险推出的书能够给予更多的人以思考和帮助。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11

看了古典老师的作品—— 《拆掉思维里的墙》,感慨万千。我觉得古典老师只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独立思考者之一。任何陷入现状并试图取得更大成功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这将有助于你改变通常的心态。如果你拆掉束缚你的思维之墙,你会找到改变命运的钥匙。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知道好的思维方式是如此重要。我记得小时候,因为父母给我提供了上学的机会,我才能够有机会学习知识。然后我进入了初中,但是不知道这样一直学习下去意味着什么。后来我又进了高中,因为三年后通过高考才能进大学,所以我努力学习。但是就算进了大学,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

可能我的父母曾经引导我前进,所以我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但是现在,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必须锻炼自己,让自己推倒脑海中的墙,不断超越自己!

文言文老师在这本书里讲了很多问题。比如:买房,恋爱,工作,如何提高安全感,如何成功。通过阅读,我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有了很多思考。对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担心,但我会克服,自信快乐的生活。

正如余对这本书的评价:让我们的生命有自己的价值。的确,既然上帝给了我们生命,我们为什么不珍惜呢?我们要珍惜每一秒,改变思维方式,努力推倒思维之墙,让你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和期待…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12

什么是有意义?这是个很难界定的词,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对于有意义的定义,就像人们常说有意义的人生,那是怎样的?是做出改变世界的举动,还是影响全人类的发明,还是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就是有意义的人生?与其纠结何为有意义,还不如去做些有意思的事,你觉得有意思的事那就是你的热情所在,能把一件事做好的前提就是热情,因为喜爱才会有兴趣,才会产生热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也就是内部动机,内在动机的指针比外在动机更敏捷,更能指向成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00字 篇13

这是我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看第二遍、第三遍的书,很多男性朋友找我推荐书,第一反应会极力推荐这本书。从大学时的第一次阅读到如今,我仍就不知道古典是不是位很牛的人,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但并不妨碍我的阅读。它给我提供了一个方向,在我还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时候;它强化了我内心的坚定,在我开始动摇要不要坚持下去的时候;它让我相信,不断拆掉思维里的墙后,你想要的生活,就会真正的到来。

在第一章开篇文章里,古典提出了“买房,卖梦想的房奴”、“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实例加数据证明,无可辩驳的感觉。那时一无所有的我,深信不疑,酷酷的对所有人都说,以后挣到钱了,不会买房子,不会因为一套房子,葬送了自己的梦想,也不会因为有没有房子,去选择一个男人。毕业后,我做得最大的一次决定,便是存钱在去年按揭买了房子,它并没有葬送了我的梦想,相反,让我更加从容的一步一步向着梦想迈进了。原来,买房和毁掉梦想,并没有绝对的决定关系。

不得不承认,我仍是个俗气的女人,摆脱不了房子带来的安全感,我能积极做的,便是通过努力给自己安全感。每个月的房贷并不轻松,但也没让自己活得很狼狈,依旧不断地给生活注入各种滋味。因面对供贷十年的事实,我便更加清醒的鞭策自己,必须要学习,持续地学习,让自己的价值不断提升,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第一章里,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处理“房奴”、职业安全感的奴隶、“爱奴”,明白并深刻的实践,“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惧的地方,无条件的去支持一个人,一些人,一群人。支持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它永远不会失败”。2014年,支持了二十几个众筹小项目,希望尽绵薄之力,让那些追梦的人,在路上感到些许的温暖,不特别孤独,更加勇敢,更加坚定。这么多年,我一直努力的在做,内心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失去不会让我恐慌了,越来越多的得到不会让我觉得不配了。

第一次觉察到“心智模式”的重要,是在这本书的第三章里,古典认为,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型,而一切的心智模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实在的世界。那之后,我陆续开始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参与身心灵的成长,扩展生命的宽度,观照自己的内心。素黑在《一个人不要怕》里说,“我们应该多反问自己,才可以看到自己的心胸,看看自己的心可以承载多少担子,能包容多少爱恨。”“得不到爱可先将自己的爱付出与众人分享,回头看自己原来执着于什么,看到自己的盲点”。我们诸多的执迷不悟,是太多的不甘,太多的抱怨,想通了,世界也就越来越开阔了。当然,每一个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心智模式无所谓对错,只有是否有效之分。

这些年成功学大行其道,蛊惑了多少少年,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义无反顾的冲着跑着精力无限。我傻傻对他们说,成功学不能学,他们说我神经病,盲信书。是的,古典在第四章里写成功学不能学,而我相信,不是因为是他说的,而是我开始有了判断力。多傻,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就会成功吗?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怎么破。

技术性最强的,我认为是第五章,通过第五章的学习,让我能够迅速进入很多角色。章节里有一篇讲“不递简历也能入职的八种求职法”含:职业访谈;给名人写信;混论坛;参加培训与学习;加入俱乐部;义务工作进入;成为客户;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得不说,很管用,我用了其中几种方法,上班三年多,还没有实际面试经验。很多朋友会说运气好,遇贵人,但我想说,你看不到的背后,是各种用心,各种努力。

大学有两年,我几乎每天给我尊重的某位前辈写邮件,谈自己的生活,后来前辈回复邮件,告诉我,“任何时代成功的道理都一样,也都很简单.但实践都不一样,都很难!万变不离其宗不过是勤奋和专注,坚持一个适合并喜欢的方向走下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功到自然成。你们这一代大学生需要更多的沉下气来多做实事,少做梦,多想付出少想回报,自然机缘多多。”我相信他,我一直这么做,他说得很对,当我付出的越来越多,不再一心求回报的时候,机缘真的越来越多,而我不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心始终怀着感恩。

还好,四年读一本书,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没有不快乐,没有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谢谢《拆掉思维里的墙》,谢谢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