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许多人都喜欢用“平凡”这个词来描述自己,用它的反义词——“伟大”来形容他人。的确,在茫茫的人海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海中的一朵小浪花,我们看似渺小,但却并不代表我们不重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正是通过一群平凡的小人物,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的城乡生活,小说以孙少平等人为主线,刻画出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在复杂的矛盾纠葛里的各种状态,有人生的自尊、自爱与自强,也有人生的苦难、拼搏与成功,各种故事纷繁交织,令人荡气回肠。

所以成了生产队长,而且是有名的一队队长。也因为家境的限制,他忍痛放弃了田润叶对他的感情,娶了一位朴实的山西姑娘。因为穷,许多人看不起他们,但是生活的艰辛使他逐渐成熟起来,也使他不断想方设法地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办起窑厂烧砖,在经历了不少苦难后,他终于成了村里最先富起来的农民,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虽然有他思想的局限性,但是这样的人物无疑是农村改革中的先进代表,也是最真实的。他的弟弟孙少平是个有志青年,高中毕业后,也是因为家境的贫寒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踏上了社会。他为人家打短工,由于肯吃苦,差点成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他又到城里打工并赢得了同学田晓霞的一段爱情;他后来又光荣地当上了煤矿工人,当上了工段长,成了模范。生活没有压垮他,反而磨练了他,使他不断成熟起来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孙家兄弟的那种战胜自我,不惧困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让我敬畏,因为我觉得如何体会生活中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学会生活,懂得生活,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或缺的。路遥的世界出现的人物基本都是平凡的,但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却给我们展现了人性的真谛,真、善、美。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的平凡。这点从孙家兄弟的身上也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因为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平凡,也最终选择了平凡。

路遥曾说: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我认为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努力追梦的人都应该重温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因为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有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样的不顺,可只要你仍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那么成功将会最终属于你。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那样普通与平凡,和绝大部分人一样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但在他们平凡的世界里却道出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以中国七八十年代城乡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在那黄土高原上,一群普通的人,在自己的人生大舞台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之路的故事。

孙少平,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高中时由于家里贫穷,只能吃学校里“最差的饭菜”。中学毕业后,独自去外面“闯天地”,做起了“揽工”的活,这名年轻人,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受过这样的累,但是他却咬牙坚持,而且始终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如此辛苦的劳动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放弃阅读,他常常一人独自在某个角落里认真读书,全然不顾周遭环境是如何的。当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最后来到大牙湾当起了煤矿工人,这是一份高危的职业,下矿后谁也无法预知自己在矿中会发生什么,这也是一份艰苦的工作,每天都需要在黑暗的世界里工作八、九个小时。正是这样一份工作,常常使得在那里工作的人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而逃跑,但孙少平依然坚持,保持一颗知足常乐的心,一颗吃苦耐劳的心,一颗感恩的心,而且在这比“揽工”活更为劳累的矿上,他依然坚持阅读。从他一路的工作经历中,都能体现出孙少平是一个兢兢业业、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热爱阅读的善良的人,在那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孙少平是许许多多平凡人中的一个,但是他身上的这些品格却是如此的不平凡。

高中时期的孙少平和许多其他学生一样,会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感到自卑,但是因为有与他有类似生活情况的郝红梅的陪伴,他的心里有了一丝慰藉,但最终也因为他的平穷,使得自己与郝红梅“分手”。中学毕业后,出来“闯天下”的孙少平因为和田晓霞常常借阅书籍来阅读,渐渐产生了感情。虽然他知道自己与晓霞的身份地位之悬殊,对他们的未来有些许担忧,但是他与哥哥孙少安不一样,面对感情,他有自己的一份坚持与勇敢,当然也许是在看过哥哥与润叶的经历后,才更加有了勇气,但是造化弄人,最后田晓霞在一次采访中为救人而牺牲了。在孙少平的感情之路上,他面对自己的感情,勇敢面对。在当时那样一个年代里,他也是众多年轻人之中平凡的一个,但是他对于自己的感情能勇敢面对这样一种心态却又是那样的不平凡。

孙少平曾经在高中时因为贫穷,所以略有自卑心理,在吃饭的时候总是会等大家都离开后才去领自己的饭菜,但在后来,在晓霞的帮助下,他开始阅读许多的书籍和报刊,渐渐地,他的精神世界开始丰富起来,到他做“揽工”活的时候,他的自卑心已经渐进消失,到最后成为煤矿工人的时候,他已不将职业地位的高低看的很重了,他尊重每一种劳动,任何职业都应受到尊重。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却拥有着这样不平凡的精神世界。

其实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在那个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不平凡的抱负和面对挫折的勇气、秀莲不平凡的爱情观、晓霞不平凡的人生观和精神世界……

当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梦想,并且要为此努力与拼搏,在这样一条拼搏的道路上,也必定会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或者是泪水,人生的道路,势必是会有荆棘的,但要相信这些只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获得更美好的未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虽然可能最终也没有能成为那样完美的人,但一定会成为更好的人。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记得杭州日报曾对在杭高校中文系的学生做过一个调查,最受欢迎的书中列第一位的便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一进大学之后,看的第一部小说便是《平凡的世界》。当时的我深深地折服于路遥,更为他的作品所感动。如今,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此时又捧起《平凡的世界》,我不得不再一次对之感叹,这是又一次的苦难!

多少年来我一直激励着自己,人岂可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人该有自己的目标,该有自己的理想,应该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光辉的一页。但对于眼前的一切又是那么苍白,原因正是我缺乏对困难挑战的毅力和决心。这可能是我经受的挫折太少,换种说法,可能是缺少磨练。一生之中,从小学到进入重点中学,进而到念大学,到现在踏上社会工作,未曾有过大风大浪的冲击,意志明显不够坚强,在自己身上反而产生了一种惰性。这正是我人生中的缺憾,而如今正是路遥用了他那不朽的著作,撕去了华丽的外衣露出了不全的原貌。

高尔基曾多次提及“贫穷是一所大学”,路遥笔下的孙少平正是从贫穷这所大学中走出来的。孙少平在给他的妹妹兰香的信中是这样写道:

我们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首先要自强自主,勇敢的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亲爱的妹妹,我多么希望你的一生充满快乐,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更伟大!”

平凡而朴实的言语,渗透着铮铮铁骨的豪迈之气,孙少平,他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开始,从成年后的“揽工汉”开始,经历的是极端艰苦的人生奋斗,并在痛苦的磨砺中形成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正是这种人生哲学的支撑,使他忍受剧烈的肌肤之痛,接受常人难于忍受的人生考验,甚至在地层深处,在矿井这一凶险的“黑暗世界”里,也不失“吃钢咬铁”的硬汉风度和不畏艰险的强者气质。

看完《平凡的世界》,使精神贫瘠的我又一次得到了精神食粮,弥补了内心的又一片空白,精神最重要,它是人的支柱,有了它,人才能干好一件事。从读书到现在,我细细地回想自己的经历,发现我在外界的困难最多、压力最大的时候,取得的成绩却是最显着的。此时,我想到了我身边的许多人也正是如此,在失败和悲痛中奋起,在困难和绝望中奋起,我们的许多同学也何尝不是这样。在了苦难后,的是获得了一种拼搏的精神和毅力。

但是我们中也有一些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远离困苦、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他们不了解苦难,或并未亲生感受过苦难,未真正体会过苦难的滋味。许多时候,家长,社会,乃至心理学家们,一次次感叹于我们年轻的一代,太脆弱,经受不起风吹浪打、苦难挫折,象一株株树苗,风一吹即折断或倒下,也许我们正缺少对苦难的磨难和思考。我是多么希望我们这一代,个个经受得起困难,个个如孙少平那样是个不畏艰险“吃铁咬钢”的强者。这需要我们从苦难中去人生,在苦难中树立起人生的坚强意志和奋斗目标。

人的成熟离不开这样那样的痛苦经历。曲折,加速着人的意志的成熟;挫折,培养着人的性格的成熟。把痛苦看作一种精神财富吧,战胜痛苦,收获的必将是成功和快乐。

记得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段自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愧疚。”对于我或对于象我这样的年轻人,这些言语有着巨大的鞭策力。我们不一定会有保尔或孙少平他们的经历,但我们应多感受苦难,因为任何人的成长、成才、取得成就的过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如今我再也不用去旁征博引那一句“世界上没有不经过艰苦的磨难而成就大业。”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第4篇

平凡人做平凡梦,平凡人看“平凡”书。

我不喜欢读那种云山雾罩的武侠,也不愿意看那种换取小资眼泪的言情。

读路遥是在读一种沉重、一种沉甸、一种沉实。《平凡的世界》这次应该是重读了——初中时在课余、在自习课、在数理化课上课桌的抽屉里、在被窝里手电筒微弱的灯光下,或光明正大、或遮遮掩掩、或偷偷摸摸,用了整整一个学期才“啃”完了这部“大块头”。那是伴着我数理化成绩一落千丈、史地生水平直线下降,任课老师呵斥、班主任训教、同学们的白眼读完的。那种状态下,只能是粗读。沉不下心来的阅读,其实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缺憾。尽管如此,我还是被孙少平的坎坷、执着、坚毅、包容、正气所感动;被孙少安勤劳里的世故、拙朴里的睿智、固守里的思变、挫折里的奋起所吸引;我为田润叶的婚姻痛惜,为郝红梅的遭遇痛心,为田晓霞的殉职痛哭。很长时间,我没走出《平凡的世界》,没走出路遥。

我曾读过路遥的《人生》,抚摸过刘巧珍的善良、痴情和伤口,也诅咒过高加林的寡义、薄情和背叛。应该说孙少平的人物形象是高加林的叠加、提炼和升华,他走出了高加林的人生轨迹,却始终没跳出高加林们的人生圆圈。这个圆圈不是某只手划定的,也不是某支棒划定的,它是时代的轨迹,历史的年轮,人生的策划。

重新捧起《平凡的世界》,捧起已经作古的路遥,不是重温学生时代的旧梦,也不是重读已经破碎了的残梦。身处喧嚣的俗世,身边皆是往来的凡人,我的交际圈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平凡的空间、平凡的空气、平凡的接触、平凡的交往、平凡的聚、平凡的散,构筑了我平凡人生的平凡履历。这次重读,是一次精读,洋洋洒洒120余万字,我不放过一个章节,一个段落,甚至一个句子——这是对文学的负责,对路遥的负责,同时也是对芸芸平凡人的负责。路遥构筑的平凡世界,将我融入了一个时代的一群人。我参与了他们的困苦、抗争、拼搏、奋起。我同孙少平一起进入“八百米深处”黑黢黢的巷道;我同孙少安一同挥汗浸泡制砖的黄土;我同田晓霞一并跑进风雨如注的救灾现场。我设身分担了田润叶的痛苦,我处地分享了郝红梅的苦难。我从书外走进书里,从幕后走进前台,我从艺术走进现实,我从虚构走进真实。这些艺术世界里真实的平凡人,成就了一个真正作家的艺术人生,也造就了我们生存的平凡世界。

其实人生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划定的那道圆圈,别人闯不进去,自己也轻易走不出来——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一树一菩提,一人一世界”。只有模仿的人生,没有复制的世界。戏里戏外,书里书外,凡是让人刻骨铭心的形象、终生难忘的人物,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人生,都有他固有的世界。虽然艺术形象是典型个体,不是泛泛之众,但世界就这么大,属于一个人的世界就这么有限,谁也不可能一个跟头从花果山翻到南天门。

帝王将相屈指可数,英雄人物凤毛麟角,平凡人布满了地球的角角落落。就像辽阔无际的草原,一些挑起的花朵炫炫耀耀,企图霸占春光,但能遮住匍匐在地的小草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每一个平凡人都是一棵不抢春光的小草,遍地连天的小草却占尽了春光,你能不感慨平凡的抢眼吗?你能怀疑无数平凡人创造了这个世界吗?

我们都是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个体,我们的平凡来自我们的平静、平实。这个世界本来够浮躁的了,再也容不下过多“虚”的东西。做好一个平凡人,做好一件平凡事,踏踏实实为世界创造实用的财富。在我们的平凡人生里,没有比做好一件实事更快乐的事情,也没有比做成一件实事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是一群来自“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人,我们的命运平凡,我们的境遇平凡,但我们的人生不能平凡。追求不平凡,不是虚荣,也不是好高骛远,是一种人生姿态。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第5篇

《平凡的世界》是我近期读完的一本长篇小说,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懂得何为珍贵。或许是这本书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让我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我很喜欢路遥写这篇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书中主人公的不平凡。自幼懂事的孙少安,13岁的时候,因为家里贫困而辍学,无缘高中。当时他对他爸说“我要给村里村外的人证明,我不上中学,不是因为我考不上”。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全县几千人当中考取了第三名。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睛是湿润的,我被小小的少安感动了。小小年纪就能这么懂事,辍学回家和父亲一起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时,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他的身上有理想有尊严,但同时也有责任。责任使他不敢追逐理想,甚至于放弃了理想,也是这种责任使他拒绝了深爱着自己的女孩。他的家庭决定了他的责任,他的善良决定了他的选择。

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就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也是那代人的闪光点,是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再看田晓霞,虽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先进女性的代表,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牺牲,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们两人最后是以悲剧的结尾收场,但在小说最后,还是让少平顿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大约是人生于世,为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吧。即便不知结局如何,你也曾抗争过,证明了自己有一个不屈的灵魂,百年之后,能无愧的说自己“曾是世间一条命”。《平凡的世界》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平凡人对命运的抗争。为什么不试着去改变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因为主宰你生活的,是你自己。被欺骗又怎样?你可以东山再起。

人们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是属于中国的黄金时代。可是这一切,真如人们所描绘的那样美好么?如果仅有物质缺乏信仰,又比《平凡的世界》中物质匮乏却信仰坚定强出多少呢?那个时代,农民的信仰是土地,青年的信仰是知识;那个时代,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却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现在,人们告别贫困日渐富足却日渐迷茫精神空虚。应该感谢路遥,他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故乡黄土地写下一部著作,也为后人留下了时代的见证。即使遥远,也有文字记录下来,人们才能时刻警醒反思,才能创造出真正的“黄金时代”。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平凡的世界》触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第6篇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是《平凡的世界》最让人动容,又感同身受的一句话。

初读《平凡的世界》,是高中时期。第一次阅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深深地被书中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样作为一个生在山村、长在田野的渭北人,第一次觉得文字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如此引人注目,反反复复地细细咀嚼,我惊奇的发现,路遥的文字无需模仿,无需刻意,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的琐事在他笔下竟然会如此生动有趣。

之后,在我枕边便常放一本《平凡的世界》,懵懵懂懂地读了3遍,从中得到3次不同的感悟,3次不同的收获,每一次废寝忘食的读完全书,内心都感觉甚为亲切。高原上平凡的村庄,住着一群朴实的平凡人,他们平凡之中映射出生活的真切,虽贫困却不卑不亢,虽艰苦却不折不挠,书中忠厚朴实的少安、少平兄弟俩为了生活和理想不断奋斗,历经艰难曲折。这种朴实与纯真沉淀了我的高中乃至大学生活,也为我最后就业选择埋下了种子。

毕业后的我加入到了中煤铁军的队伍里,随着工作角色的转换,过了将近8年的半迁徙生活,经历了艰苦的工地生活、频繁地迎来送往、琐碎的文字修改,我的人生逐渐完成了一名学生到一个企业员工的转变。可不管生活的角色如何变化,《平凡的世界》始终伴我左右。这部曾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是路遥先生用自己生命浇灌出的伟大文学作品,他将自己的伟大精神全部投入其中,也正是这种正视苦难,挑战命运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促使我不断战胜自我,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还记得初来企业,按照公司安排,我担负起企业史志编修任务。当时的我对于企业情况了解甚少,对史志编修也完全不懂,面对一摞摞历史资料、一堆堆泛黄老照片、一卷卷老档案,内心焦躁不安、不知所措,可能是受《平凡的世界》影响,想到书中人物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期间,通过不断走访、实地调查,在30多度的档案室里汗流浃背。300多个日夜,我和同事一起坚持在历史中学习,在学习中还原,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中进行修改,在一遍又一遍修改中将志书不断完善,最终顺利完成企业志书编修。从那以后,每当遇到困难,书中孙少平那种坚守自我、无愧于心的生活态度,都会传递给我一种坚定的信念,一股强大的力量。

而立之年的我,随着阅历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自己也逐渐沉淀了下来,也变得稳当了些,慢慢地也开始有了紧张忙碌过后的静坐思考。这时我还是习惯性地翻开《平凡的世界》细细品味,每每读完一遍总会有所感悟。总之,《平凡的世界》让我懂得:人,无论出身是卑微还是高贵,无论家境是贫寒还是富有,只要能拥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能热爱生活,生活对他总会是公平的。挫折和成功,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东西,我们应该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磨难中坚强,在逆境中成长。

路遥先生用平实的笔触、深沉的感情为我们描绘出了生活这本无字的书,其中的震撼与感动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在这里我只想用寥寥数语表达自己些许看法、些许感触。

《平凡的世界》谱写了一代年青人壮丽的人生,也在我们眼前铺就了一条平凡之路。我们建筑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也是平淡的。工地上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没有绚丽的五彩霓虹,有的只是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但正是这种生活,教会了我们在平凡中领悟生活的美、发现工地的乐。在这里,哪怕只是一顿平凡的晚餐、一次平常的会议、一场日常的培训,都因为我们的有缘相聚、有梦相守、有路同行而变得与众不同,让我们相约在这平凡中,用对本职岗位的忠诚、坚守,点亮人生的光芒,谱写一段平凡但不平庸的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第7篇

平凡是我们人生活的本色。都说多次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书中朴实的故事中找到心灵的纯静。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基本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部小说,让我明白到平凡和苦难的真谛,它让我知道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亦或是悲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他深切的了解苦难,熟知生活的真理,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书中是我学到了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_……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_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哪天突然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我从书中精辟的语段中读懂劳动的价值。书中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终身受益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对劳动不同的认识,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正如我们进入同一所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几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他告诉我们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一切。不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对理想变得麻木,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就不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但平凡却不平庸,每个职位都有做得最好的,哪怕是洗碗工,洗马桶,都有榜样人物

既是终究平凡,我们要力求拥有平凡的伟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第8篇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作家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写作的焦点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该是作家心灵的折射:路遥定也是那么的一个人。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妻却劳累至喷血。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

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郝红梅毕竟还带了孩子。金波呢,还不知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读者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残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中国戏曲倒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这应该就是作家昭示给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诚,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对生活的体验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大家都明白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那么,路遥既从生活中,也从美学上理解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统一,使读者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