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一篇

第二本同系列的“好书”看完,又不出我意料的收获到了东西。因为这本书的篇幅以及内容都比上一本《长歌当啸》来的多,而且《古典幽梦》这本书我自己手上就有,所以没有看老师发的那本,直接在自家书上做了圈点勾画。之后一有时间,我定会拿出这本书来再次品味,因为每一次重读都能读到上一次所没能注意到的地方。我也会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感悟写在书旁。

受到时间的影响,这么厚的一本书不大可能真正意义上的“精读”,更不可能说是看到一句话不懂就去查个究竟,这样时间肯定是不允许的,因此我采用的是比“泛读”稍慢的速度,同时发现了好句就直接在自己的书上划下来,重点内容圈一圈,读完一遍还是挺幸福的。

全书都是围绕着一个“古”字展开的:有写古物的,有写古人的,还有写古典书法的,美妙的内容层出不穷,然而我一向是对“古人”这方面最感兴趣。

本书所讨论到的一些古人大多数都知道,但读完这本书后,才发觉自己对那些古代的名人的了解实在是知之甚少了。同时我也为我能读到这本书且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体会文字的魅力,品读各时代的经典而清醒。

其中我对王羲之的生平最感兴趣,后面一章的“书法”内容中提到了这位大师,这是必然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王羲之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但是我在没读这本书之前也仅仅知道与他有关的《入木三分》的故事以及他写的鼎鼎有名的《兰亭序》,却对其他涉及的内容丝毫不知,现在我又了解了王羲之的官职、政治思想以及朋友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令我兴奋不已的是关于李白的一篇。深刻在我脑海的是旁注中的一句:诗是他的才气,政治却是他的抱负和梦想。由此可见,李白这个人们口中的“诗仙”其实也是对政治非常关心的。甚至超越了他对诗的创作的时间,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呢!

读完第一单元的内容,我越发的感觉到“真”一字的不易达到,做一个诚实、真诚的人其实并不简单,在我身边就有许多经常为了一时的快乐或者让别人投来赞许的眼光就用虚假的行为来欺骗他人的人,我希望这种人能好好读读这本书,从精华的语句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去看那些名人的生活。“在这个世界被虚假蒙住双眼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无意识地说着假话”——我要将这本书的这句话送给他们。

的确,“相对于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说理来,《古典幽梦》更直接,更可触摸,更容易被读者所感受。”这也便是我爱读这本书的原因。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篇

湛蓝色天空中绽放着“白云花”,凝视着远处被雾隐约遮住的青山,眼圈泛红了,泪水涌上,心中被一股暖流包围着,回忆起那刹时间的回眸……

——题记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本《朱自清散文集》,一页一页,一张一张,都是他毕生的心血,那面快被我翻烂的《背影》,更是令我永难忘怀……

一个普通的场面,一个简单的动作,触动了无数读者心中的弦,大家被这平凡的父亲深深打动……

朱自清在回北京时,父亲来送他,火车还没有开走,父亲让他等等,去买几个橘子。朱自清靠窗坐着,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里湿润了。然后,父亲抱着橘子回来了。过月台的时候,因为身子微胖,爬得很努力。父亲蹒跚地走了过来,把橘子放下,嘱咐朱自清好好照顾自己,然后慢慢地走了。他看见父亲远去的背影,流下了眼泪。

世间的每一个父母都是这样,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理解。我们是不是应该懂事一点?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呢?想想当年,他们耐心教我们系鞋带、梳头、写字……一步一步教我们走路,从不厌烦我们咿咿呀呀的学语。而现在,我们长大了,可开始恼他们的唠叨。有时回头想想,自己真的不懂事,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而我们却没有给予他们一丝的关心,身为人女,怎可以这样!

是啊!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深深打动了许多人,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回眸同样令我有一样的感受:我的妈妈长期不在我的身边,因此,我非常想念她。前不久,妈妈回来了,我和她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几天后,妈妈又要走了,尽管有些不舍,却还是没有让泪水滴落。我随妈妈来到了车站,她头也不回的上了车。我赌气的坐在车站,注视着车上随人流走动的妈妈。紧咬着唇,不愿意让妈妈看见我的泪水。车渐渐开走了,妈妈转过头,给我了一个无比灿烂的微笑。看着这温柔的回眸,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一滴一滴落在衣服上,望着往远方驶去的车,我狠狠擦掉挂在脸上的泪珠,笑了!

那一个蹒跚的背影,那一次温柔的回眸,无一不体现父母对我们的爱。望着打开的书,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三篇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孟子》、《荀子》为最。”

记得最早看《中庸》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处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的状态,朦朦胧胧中依稀能够窥探到《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的一角,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读《中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渐渐的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在遇到我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或者是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泡上一杯清茶,静静的读一读这些中国古典思想的精华,慢慢的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又是豪情万丈,身上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这一次是因为在训练院辩论队的新队员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觉得他们的实力和我的预计相差太远,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一点一点的练,但是辩论赛又迫在眉睫。那几天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分析了很多很多之后我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自己事情不少,考研、找工作,现在在加上这样的辩论队的训练。放弃的话我自己不愿意,毕竟我当初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带领他们打完比赛,不放弃我又实在不知道最后等待我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开《中庸》开篇的话就让我迅速感觉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弃有有悖于“庸”,为了自己的的一点事情,放弃了辩论队那么多的师弟师妹的期望有悖于“中”。我应该做的是坚持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所有事情。一切的一切我只要尽力去完成就好了,结果远不及过程重要。之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急功近利。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完成现在应该做的所有训练,新生杯的比赛只是为了明年的院际杯的预演,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事情的铺垫。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一点问题而烦恼。

之后我在辩论队中给他们的训练就是很简单的要求,首先是完善自己,做好一些表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多读多看多学,这样正好是符合人类千年以来总结的成功的经验的。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四篇

《童年》,是高尔基写的一部小说《童年》.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长经历,描绘了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画面.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逐渐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饱受惊吓.这一幕真实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有温暖与光明.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童年》以小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里有严厉而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有爱喝酒闹事的舅舅,有漂亮而忧郁的妈妈,还有会跳舞的”小茨冈“;有抬起长腿踢妈妈的继父,有称为”奶奶“的绿老太婆,有孤僻而执著于化学实验的房客”好事儿xxx,有自杀的小偷彼得伯伯,还有一群玩草鞋大战,去冰天雪地的小岛上偷木板过活的善良小流浪汉……

而小阿廖沙正是以一颗脆弱而敏感的童心生活在这群人中,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爱丰富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应对困苦的生活;苦难让他明白,俄罗斯人大多像小孩子似的,喜欢拿忧伤来逗乐,玩弄,不为做不幸的人而羞愧……正是从这个足迹里,走出来了一个文学巨人,世界因他而增辉.《童年》,也为我们认真了解一个伟大民族打开了一扇小小窗户.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仅从中读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获得珍贵的精神食粮,而且还学习了作着刻画人物性格的匠心独运和简练的叙事风格.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

童年读后感5

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暴力、贪婪、霸道,他掌管着家里的一切,,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他的两个舅舅因为钱财而互相残杀,雅可夫舅舅还因为生气而把自我的妻子连头带脚的兜住打死了,然后这可见当时的女人是多么的不起眼。米哈伊尔舅舅把大十字架放到小茨冈,导致他背负过重摔死了。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我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当时的社会多么黑暗,而这黑暗也深深地印在了阿廖沙的心里,然后但是每个人的黑暗中还是有一丝丝的阳光,他的外祖母就是他的阳光,她用她那圣母般的行动感化了阿廖沙,让他明白他的童年还有开心的记忆。

这个故事描述的家庭: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而她的外祖母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廖沙的爱,给予了阿廖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廖沙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她经常给阿廖沙讲神话故事让他了解更多的事情也为了他长大后不做一个心里阴暗的人。

读完书的最后一页,阿廖沙的童年也结束了,然后等待他的是另一种截然不一样的生活。我想,高尔基要告诉我们的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让我们永远以那种用心,勇于拼搏的态度对待此刻和未来的生活!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五篇

在家中的日子,是漫长的,又有着不尽的烦恼,算不算是闲下来的后遗症?得益于爸爸妈妈的关心与爱护,所以自己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懒怠无聊,因不喜欢和他们闲话家常,觉得徒增口舌是非,我便让自己安心看看书。不知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做什么让自己不至于那么闲散呢?

最近刚好重温了路遥的《人生》这本中篇小说,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喜欢看这类型的文字呢?这是我第二次看完《人生》,时隔多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看书的心境大为不同,我虽然早已忘记彼时看完此书的感触,但是会在心里提醒自己,有时间了一定要多看看,也许当时就略微明白,这样的书籍是可以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人生困惑的时候翻看,会有不同的体会。

在这次阅读中,触动最深的是巧珍,巧珍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由于出身所限,她的父母并没有给她提供上学的机会,所以她常常会以自己没有读书不识字有些自卑,尤其是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爱上的那个人偏偏是有才华有学识的,她带着透彻的真挚的善良与爱,勇敢地去爱着高加林,她的爱纯粹浓烈,可爱令人心动,我也是很爱这样的人儿。高加林,与巧珍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是在家境上远远不及巧珍家殷实,所以他虽有才华,却也受到了贫困的家境影响。本来在学校教书,却因别人家里有关系使得他丢掉了工作。他那熟读的国际知识、他那丰富的文笔、他那满腔的热情,终于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败下阵来。他果然颓废了一段时间,而后老老实实接受了自己是个农民的角色,加入田间劳作。在他最低迷的时候,这个可爱的姑娘,出现在他身边,那么热切地爱着他,让他感觉到有了爱情,似乎生活也有了变化,有了希望。可是啊,这样的人心总归是不满足的,这样的幸福生活并没有让他的心真正安稳下来。在他的叔叔调到本村工作后,一些人为了巴结他们家,使得高加林重新拥有了体面的工作,到了新工作地方,他遇到了在读书期间认识的另一个女生,就这样在面对工作的前途、心理层面对巧珍的没有读书的嫌弃(就该用这两个字吧)的情景下,混着各种选择之中迷惑不已,选择放弃巧珍,抛弃了巧珍对他的爱,想着拥有另一种生活,但是现实不会这么美丽,最后工作不成,感情落空,终成遗憾。人生之中,选择二字是多么重要

我看到这样一系列的变化,边看边感叹,似乎这样的爱情悲剧常常被人说道,是与性格有关吗?一个玉树临风、才华横溢的少年,却在这样的生活条件里,有着敏感、自卑、好高骛远的性格,才导致做出后悔都来不及的决定吗?

我很喜欢喜欢开篇的一句话“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六篇

我们的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中,历史向来都是一个“反转大师”,未来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将挑战我们的认知,而我们更要像细致地观察一颗树一样观察历史,从每年长出的“嫩芽”中去感受中华文明这棵大树的生命力。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用河流来形容历史,那是因为文明的起源大多在河流岸边,长河模式作为一种历史观,会给我们坚定的方向感,因为我们知道河流不管如何最终一定会汇入大海。如果拉长历史的视野,你会发现所熟悉的那个过去的时代是极其特殊的,历代中国人用勤劳和智慧描绘出了中华民族无数壮丽的画卷,那是个草莽英雄出没的时代,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旧的事物会被清除,新的事物也会落伍,寻找能够带来“反转”的“新新事物”,在迎接和拥抱新变化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更迭如此迅速地时代,不仅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个人也是如此。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很少有人将各种主意、构思表露出来,并付诸于实践,这样做其实埋葬了许多初萌发的创新闪光点,习惯了用新思维去思考问题,实际上激发出一些创新构思相对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而真正利用这些构思所作出卓有成效的实际创造性的工作相对很难。由此来看,我们更需要在实际坚持理念中奋战到底。

怀念历史不如亲自去感知历史,与其说从历史中找到经验与教训,不如学会从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也许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未来冰山可能会浮出水面,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慢变量,把握这些,就是何帆老师这本书对我们最大的意义。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七篇

奥运会不仅仅是胜利者的舞台,也不仅是成功者的奖牌、鲜花和荣誉,奥林匹克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参与!只要参与了,你就是一个勇敢者,一个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只要你拥有“永不放弃,敢于拼搏”的顽强信念,你就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值得我们感动的人;只要你怀揣“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你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人。这就是我读完《奥运传奇》故事这本书后最真切的感受。

正因为这本书里一个个感人的真实的故事,让我看得爱不释手。尤其是书中的德里克雷德蒙德,成了我心目中最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出生于1965年9月3日的德里克,从小就拥有运动天赋。7岁那年,他的爸爸就将他送进了密尔顿凯恩斯田径俱乐部,重点训练放在了400米跑步上。德里克刻苦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85年,刚满20岁的德里克以秒的成绩打破了英国国内由大卫詹金保持了10年之久的400米跑的纪录。两年后,德里克又以秒的成绩把被罗杰布莱克抢走的英国400米跑纪录重新夺了回来,并将它保持到1992年。他多么了不起啊!

天有不测之风云……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彻底结束了德里克的奥运之旅。当时他已动过5次手术了,最后一次就在1992年的4月,当时距离奥运会不到5个月的时间了。在巴塞罗那的阳光和海风中,德里克再次站在了奥运会400米的起跑线上。当他进入决赛比赛时,因为右腿肌肉撕裂,跌倒在跑道上。坚强的他从地上爬了起来,强忍着剧烈的疼痛,一步一步地向终点靠近,完成了这段比赛。尽管德里克是这场比赛的最后一名,但全场65000名观众看到这感人的一幕,都肃然起敬,为这位演绎着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热烈鼓掌,掌声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为德里克的奥运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但是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却还没来得及表演就早早地离开了奥运的舞台。为了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在海上漂泊了20天,当他赶到美国时,奥运会已经开幕。因为体能的问题,刘长春在次日的比赛中发挥失常,在100米和200米的比赛中早早出局。但刘长春却因此写进了中国的奥运史上,因为他是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我知道德里克雷德蒙德和刘长春只不过是奥运会中感动世界的100个精彩瞬间中的两个,但是从他们身上足以概括《奥运传奇》中的精髓:“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超越。”

如果我们也能带着“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信念,那么我们就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画上一道最绚丽的彩虹。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八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1)

假期的日落时分,就应该泡上一杯茶,带上一本书,来到阳台,享受此刻的宁静与心灵的洗礼。

好书如此多,从其中挑出一本来也绝非难事,在书架上翻检的时候,目光不由的被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而引,信手拈来,这个明媚的午后就由它陪我了。

大概了翻看了这本集子,文章不多,仅十篇。

读完小引之后,便决定顺着文章的目录一片一片的读下去。

第一篇的题目叫做《狗·猫·鼠》。

鲁迅现在的文章是极有思想的,这题中的猫鼠狗自然也绝非是去写那猫鼠狗的各种秉性,而是借猫鼠狗这三个动物来借喻时下的人们的生活意识形态。

虽说本文的题目为《狗·猫·鼠》,而先生的众多笔墨都用来写自己的“仇猫”。

先生仇猫有许多的理由,猫的秉性和一些人很相像,看似乖巧,实则暗藏着“妖气”;先生还是既不喜欢猫的叫嚷声的,听到猫的叫嚷先生总要嫌烦,而这个猫则是更像及了那些与先生叫嚷的“名人”,先生自是要去仇猫的;还有一条也是先生仇猫的缘故,但凡猫若是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这却是和当时一些人的做法无二的,一旦手中有了他人的把柄,必是会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自己享受着其中的“乐趣”。

这是何等病态的一种社会形态,笑人无妒人有,那确实是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悲哀。

先生仇猫委实不是口头革命,先生对付猫自有一套办法。

开始只是从家中养的一只花猫下手,逐个推广,以致后来猫都从来不接近先生了。

文章至此,先生的态度已是明确至极了,而此时,先生笔锋一转,又引至了一只他收留的小隐鼠,隐鼠与那些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的大鼠是决然不同的,而先生的这个小隐鼠似乎也是葬身于猫之口中,随后来得知是长妈妈所谓,但是,先生和猫之间的矛盾委实不能“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细细品味,先生所言的狗鼠猫,其实就是代表了先生所生活的时代的三类人。

先生用极其细腻的笔法描绘了这三个阶层,先生正是以笔为枪,抨击了那个时代的“名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弱者的同情和支持,而那些“名人”各种媚态,对弱者的各种折磨,先生也嗤之以鼻!

先生的文章或许我还读不懂其中的真味,但是却能深切的感受到先生对那个日渐浑浊的世道的无奈与悲切,他用他的笔战斗着,挽救着奄奄一息的中华民族。

向先生致敬!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2)

夏日的午后,品读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的思绪已经随鲁迅先生的文字飘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

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

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

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

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

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

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

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

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

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

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

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

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

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

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

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

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

《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

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朝花夕拾读后感(3)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九篇

《西游记》是一部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险记。他们必须坚强得跨越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顺利取得真经,普渡众生。在这取经途中,妖魔鬼怪会处处刁难着他们,艰难险阻会时刻伴随着他们,是什么让他们最终战胜一切,取得真经呢?是团结!是四个人的团结将他们凝聚在了一起,是四份力量的融合让他们不畏艰险, 战胜重重困难.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而《西游记》不正是更加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吗?

有人说过:“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涸?放入大海。只有溶入大海,水才会长流不息。唐僧师徒就是团结的化身,是团结让他们排除万难。我们现在不应该如此吗?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团结。当今时代,处处讲究合作精神,只有合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功效,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才能战胜更大的困难。国与国如此,人与人也如此。

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会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印象深刻。白骨精变成了三种摸样,成功地骗过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但唯独没有骗过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孙悟空为大家而战,为生命而战,为正义而战,可结果却换来了被驱赶的下场。我相信在孙悟空满怀委屈离去的那一刻,一定让很多人感到震撼,让很多人感到愤怒,也让很多人感到伤心,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我是一个勇敢的男孩,但是从小到大,每次看到孙悟空无奈离去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心中充满了对唐僧的气愤,对白骨精的憎恨和对孙悟空的同情。现在,我长大了,从这一章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眼见未必为实。

村姑、老奶奶、老爷爷,他们的表面都是那么得朴实,那么得善良,可实质上却是一个狡猾邪恶的白骨精,通过这件事,“眼见为实”这句古训还真得让人重新审视呢!尤其是在当今如此杂乱的社会,欺骗的手段愈发高明,欺骗的行径愈加猖獗。

面对这些繁杂的事物,我们不该只看它的表面现象,而要去通过现象看本质。要相信科学,现实真理。要知道,任何的谎言在科学面前都会自露马脚,任何的欺骗在科学面前都会原形毕露。让我们理智冷静地看待事物,那么我坚信,每个人都会远离虚伪,远离欺骗。

《西游记》让我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与谎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会我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一部《西游记》,它让我学到的又何止这些呢?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等等,都是《西游记》中蕴含着的道理。一部《西游记》,一部空前绝后的旷世奇作,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篇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一、爱就在学生的身边

从学生出生到成长的每一天,都受到自己家长的爱与关心,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平时没有感受到这一份就在身边的爱,班主任平时可以利用晨会和班会通过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对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爱,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父母的赞美,在赞美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因为有爱,有时会受到父母的责备,但是责备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了分辨对错;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这表扬让学生看到了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因为有爱,有时老师会批评学生的错误,这批评让学生学会了知错就改;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他人的帮助,而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之后的快乐……爱就在学生的身边

二、爱我们身边的人

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培养教育学生具有有责任感、文明礼貌、宽容和尊重他人,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

在冬季三项比赛前的准备阶段中,解萌二年级了还不会跳绳,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没有嘲笑她,而是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时候在边上帮助她练习跳绳,把自己在学跳绳时的经验和她分享。当解萌学会了跳绳后,其他的同学大声地告诉我“陶老师,解萌会跳绳啦,她能连起来跳二十多个了!”看到一群孩子在那里为她感到高兴,让我也十分地感动。解萌在在练习跳绳的过程中体会到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这样的过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但是自己的努力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其他的孩子也在帮助解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互助和分享是多么地快乐,发自内心的关心帮助身边的人。把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能适应现代社会挑战的新一代。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一篇

今天,我读完了《小王子》。它的语言朴素又平实,而背后隐含的道理和智慧却如此深刻。小王子,那个永远不回答别人的问题、自己所问的问题没有答案就会一直问下去的小王子,那个有着金色头发、面带无邪微笑的小王子,那个来自外星球、有着忧郁而明净纯洁眼神的小王子,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的世界和我们自己。

到底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呢,用世俗的权力、金钱、和理论教条,还是用纯真的童心和善良的人性,小王子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日夜忙碌,我们追逐名利,我们行色匆匆,我们关心得失,我们却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寂寞,象文中所说得那样“风把他们吹散了,他们没有根,活得很辛苦。”我们很难再像孩子那样容易快乐、容易满足,我们用欲望埋葬了自己孩童时丰富的想象力和单纯的心地。

而文中最让我动容的是狐狸与小王子的一段对话。当小王子以为他的玫瑰花是独一无二的,而却发现在地球上有无数这样的花朵时,他是那样伤心,觉得自己受了欺骗,狐狸却告诉他,通过“驯养”会使人们建立起关系。狐狸是这样说的“对我而言,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儿,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儿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小王子明白了,他的那朵玫瑰花虽然和别的玫瑰长得很象,但是她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玫瑰,因为他驯养了她,她是他的玫瑰花,“她只要一朵就胜过你们全部”。狐狸还告诉小王子,“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必须对那些你所驯养的东西负责,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花负责。”

小王子明白了,记住了。在那一刻,我也明白了,记住了,这就是爱的真谛,世界那么大,他是那么平凡,但却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因为这种“驯养”的关系,付出,负责,才会给对方带来幸福,自己才会得到幸福。

小王子为了回去陪伴他的玫瑰花,舍弃了肉体,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他找到了自己真正追寻的东西。“我会住在这其中的一颗星星上面,在某一颗星星上微笑着,每当夜晚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就会像是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微笑一般!”

我情不自禁的走到窗前,抬头望着星空,小王子就在那上边,所有的星星都在温柔的笑……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二篇

“魔力眼睛,闪闪亮亮,发现特点,有序观察。”这是什么咒语?原来是樱桃老师的魔法小窍门。当作文遇上魔法,一切都变得那么神奇、那么有趣。

一对有趣的母女合作一书——《魔法微作文》,妈妈刘雅萍写童话,女儿王晗驰画插图。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王崧舟老师的推荐,买回了这套书。很长一段时间没空去看它,突然有一天,发现我儿子捧着书傻乐,看得入了谜,跟他说话也爱理不理。带着好奇心,我和儿子一起看了起来。

这本书确实有魔法!就拿写人来说吧,每个人都有特点,怎么写好是难点。樱桃老师的魔法作文给我们创设了一个情境:樱桃老师正在上课,黑太狼冲进了教室,只要同学们启动魔力星星眼仔细观察它,用几句话说出它的特点,它就会慢慢变小,最后就消失了。有的同学说话没有条理,非但没有让黑太狼变小,反而被黑太狼嘲笑“颠三倒四、乱七八糟”。什么样的语言才会让黑太狼变小呢?同学们抓住一个特点,有条理地说出黑太狼、同学、自己、小客人的样子,最终让黑太狼变得像小老鼠那么大。谁能彻底把黑太狼消灭掉呢?那就需要同学用几句话把某人的特点说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写下来。故事后面的“魔豆秀秀场”就是同学们大展身手的地方。这就是魔法微作文,尽管你一直在与作文元素相遇,但是你浑然不觉。这样的书,孩子怎么会不喜欢?

王崧舟老师在给这本书写的序中提到:故事与游戏,是上帝赐给儿童最美的礼物。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有的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大谈作文知识、作文方法、作文技巧……可是很多学生一脸茫然,他们还是不知道怎么去写作文,还是对作文没有兴趣,这是多么失败的事情啊!

《我的魔法微作文》是一本好玩的书,也是一本切实受用的书,这本书带领孩子走进童话世界,会让孩子不知不觉爱上作文。例如: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才能写出好作文。这本书就从发现一个特点、抓住一串动作、细看一种表情、观察一件物品、欣赏一处风景各方面去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但是没有强加给读者。而是借助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读者走进温柔的“作文陷阱”,通过魔法小窍门让学生懂得写人要“发现特点,有序观察”;写动作要“一串动作,个个分解”;写人物表情要“喜怒哀乐,细看清楚”;写物品要关注“形状大小,颜色图案‘;写风景要注意“远近上下,颜色特点”……

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的语言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语句居然有点像樱桃老师的风格了,想必这就是魔法作文的魔力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绞尽脑汁让学生不怕作文。“学生兴趣是关键,只有喜欢,才能写出有意思的东西。”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怎样才能落实到作文教学中,我们仍需不断思考、不懈努力。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三篇

《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行。此书也蕴含了许多关于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看法,他认为只要自己感兴趣,把所学得当作一种爱好,一种快乐,就一定能学好它。当然,在今天,我们依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就能够集中全身的精力,激发潜能,从而促使自己走向成功。

有了学习的兴趣还不能够走向成功,还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他认为对待知识时,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可事实上,我们很难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或者说人们很多时候不愿承认自己不知道,认为这样很丢脸,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心理。我们应该保持谦卑的学习态度,切不可不懂装懂。在有了良好学习态度的基础上,我们再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应该结合起来,不能只顾一边。现在社会,中国学习就是属于理论方面十分优秀,但是动手实践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就比较弱了。在这点上,我们应逐步提高学习中探究的能力。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但光有这点还不够,有些人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这样的学习也是不好的。所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孔子提出的另一种学习方法。温故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对此掌握得更加牢固,并且还可能发现一些新的知识。

有了这些,还需要一个“领导者”——梦想。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这是孔子在步入迟暮之年还未实现梦想时发出的感叹,但他并没就此放弃,而是心怀梦想,对生活充满希望。梦想就像太阳,没有梦想的人,生活中就如同失去了阳光,整日在黑暗中度过,怎么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呢?

梦想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动力,但也有人心怀梦想,却止步不前。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许许多多的人同这位游子一样,虽然心怀梦想,但是觉得梦想太遥远而放弃,但你有为此努力过吗?还有一种人,他们为梦想努力过、奋斗过,但在面对众多困难时,他们被压倒了,而他们对自己说:“我努力过了。”但你们为什么不问问自己:“我拼尽全力了吗?”如果你做到了这些,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这本著作中所蕴含的博大而深厚的思想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四篇

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考磐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勿谖”,记得当初是因为看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才得知有这么一句的,郭襄对多年前的杨过难以忘怀,心中早已是一滩死水,然而在少林寺与何足道萍水相逢时却因为这一句和那琴声而心中顿起涟漪,不能不说是诗文的魅力使她迷醉。“考盘在陆,硕人之轴,独寐独宿,永矢勿告”,她留下这样一句而去,剩下的只能是一段没有下文的露水情缘,然而这段我看很多遍还是无法完全明了个中真意,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吧。

当然,诗经中所有的不只是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的句子,还有对国家的忠志之誓和对人民的怜惜之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你听,这是战士上阵杀敌前发出的吼声;“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你看,这是劳动人民对剥削压迫者的怒目睥睨。连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和挥汗如雨的伐木场上都能作出如此佳句,谁敢说生活中不能有艺术呢?今天我们过着一天天丰富多彩的\'日子,却在不停地喊着无聊乏味,只能从一些低俗且毫无意义的糟粕中咀嚼着那些被别人嚼过无数次的笑料,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只有认真探究生活的本质,才能获得生活的乐趣,不然就只能在一阵阵机械的笑声中糊涂地过完一生,而丝毫不明白自己究竟在乐呵些什么。

《诗经》像一盏清茶、一杯淡酒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当你彷徨的时候,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助的时候,也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法找到自己人生坐标的时候,《诗经》可以让你安静下来,慢慢思考自己、生活、周围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老者,无所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诗经》,她是一本让人受益终身的良书,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寂寞和不舍之情,人世间的背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们懂得了真谛,学会了怎样去面对,叩问自己的“心”,人来世间为了什么,一个人的命运如何,是由自己良心所控制的。诗经她能让人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真心希望我们中国人都能读诗经、传颂诗经,学习诗经这本代表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她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我们才不会丢失自己的民族魂。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继往开来展望明天,这一代、下一代、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才会有希望,我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纯真干净的《诗经》怎叫人不爱,她宛如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是生长在野外的山花,是初长成的少女,那么的自然。留下永恒的芬芳。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五篇

《一千零一夜》是十大名著之一,是我们学生成长的必读书,那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受益终身的文学经典。

内容主要是说古代萨桑国王,由于王后背叛了他,因而痛恨所有的妇女,变得了十分残暴。他每夜都要娶一个女子为妻,到第二天早晨就杀了她,然后再娶一个。

为了拯救无辜的女子,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挺身而出,自愿嫁给国王。她用每夜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国王,那些故事分别是:《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商人和魔鬼的故事》、《辛巴达航海旅行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乌木马》、《洗染匠和理发师》等等。就这样,她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动人,终于使国王幡然悔悟。国王说:“我决心以后再不杀女子了,你的故事让我感动,我要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永远保存”。于是便有了《一千零一夜》。

这本书能告诉我们道理、知识,影响我们一生。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六篇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 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 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着,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爱恨缠绵,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 开了《西游记》,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 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 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一、自由在经历了又一个个性受制约的学期后,孙悟 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 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 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 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二、神话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 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着《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 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 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 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 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复读《西游记》,让我觉得其不属于一般名着的特点。我相信,也希望它永远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话、英 雄”三个主题,给大家带来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七篇

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每个父母最大的心愿。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却不尽相同。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的成长制造了有利的环境,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奇妙的、复杂且难以解释的感情。孩子是慢慢长大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迫切心情,常常使得“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在许多父母的眼中得认可。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教育理念,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若要引用,只能借鉴,不能完全套用。孩子是慢慢养大的。“慢养”,并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能够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找到最好的自己。如此一来,家,就是孩子生命力的来源,家也才能为孩子的人生加分。每一个家庭中的孩子都不一样,有的是父母眼中的“乖小孩”,对于父母的教育言听必从,而有的则被冠名“坏小孩”,调皮、捣蛋、叛逆样样俱到。所谓的“好孩子”就是很会念书且又听话的孩子,而所谓的“坏孩子”行为则相反,难道这就是父母们对于“好孩子”与“坏孩子”的定义吗?一句话就替一个孩子定性了,这样公平吗?这是令人深思的一个问题。其实我们不应该用现在的状况来判断孩子将来的好坏,现在小孩功课可能很好,但不一定保证孩子未来就会功成名就,而现在也许孩子功课很烂、留级或甚至可能交了一些坏朋友,但将来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很杰出的人,不要现在就替自己孩子的一生下定论!孩子的教养应该要慢慢来,给他们多一些空间,让他们慢慢形塑自己的人生蓝图。

这学期真觉得事物繁多,这两天才能静下心看看书,真是一种享受。

友人推荐了“滴答”吉他版,该曲中略带沙哑而又舒缓的女声,伴着悠扬的吉他声,带着我的思绪仿佛缓缓进入久已逝去的岁月,伴着“嘀答”,和友人聊天似的写着邮件,谈谈自己对《慢养》的感受。

这两天囫囵吞枣的把《慢养》读完了。这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养育孩子的诸多方法、哲理蕴育期间,以小见大。内容组织精心、主线清晰,给为人父母者无限启迪。有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对家人、朋友甚或同事也是适用的。

不过书中铺天盖地的植入了软广告(卡内基教育),这就犹如在电影中无处不在地植入软广告一样有引人厌烦之感。

总的说来,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尽管很多思想方法要等宝宝大了后才能一一运用验证。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八篇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生命如水,有时平静也有时澎湃,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这是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为我们献上的一曲生命之歌,坚强和脆弱是它美丽的音符。它歌咏着生命的光彩,歌咏着生命的不懈奋斗,更歌咏着生命的顽强。

初看这本书让我想起我对生命的初次认识是在一年春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用这些词来形容春天是再适合不过了。小河旁一株株翠柳,随风摇摆,散落下生命之种子——柳絮。它们是那么的微小,柔弱,以至于风一吹便可以是它们瞬间消逝,但它们却散发着生命的能量。为了传递生命,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找一寸安歇的地方,它们乘风旅行。也许有的会飞越大海,到达世界的另一头,也许有的会就在近旁落下,无论是谁,都是顽强的,都是生生不息的。

说到这儿让人不禁想起书中《生命的奇迹》一文,如果说九寨沟风光旖旎,是大自然的奇迹,那么在悬崖间,石缝中绿得耀眼的树那便是奇迹中的奇迹。为什么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能长出这样挺拔的树?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许它曾经无意中飘落到这儿,但为了生存,它努力地吸取阳光,从石头中发芽生长,为了生存,挺过了风霜雨雪,烈日骄阳,如此循环,造就了它顽强的生命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景象。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自然界中的植物是这样,那么位于自然界顶端的人类又何尝不是呢?身残志坚的霍金、张海迪,虽然面临着生命的考验,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奋进。

但我也不得不说,生命也同样是脆弱的。《母亲的奇迹》讲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的生命赞歌。面对危险中的孩子,她没有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呼唤,唤醒了脆弱的生命。她患有胆汁淤积综合症,肝脏也不好,就是这样一个随时都可能会逝去的生命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相反,也有脆弱的生命。

因为遭到了打击,而想自尽的例子叶数不胜数,但我们又何必去在意生活中的不如意呢。我们从发育成形时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我们从众多精子中胜出,得到了生的权力,出生后,面对禽流感,我们又坚强地活了下来,这同样是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奇迹。

树苗爬出石缝是为了得到更好的阳光,我们存活于这个世上是为了创造生命的辉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这也正是生命的坚强,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倾听生命》这本书中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告诉了我生命的真理,生命的坚强,生命的脆弱。我们的生命也如同那脆弱的芦苇,风中的柳絮,不过就如同书中所说:“在悬崖般的困厄中依然倔强地清绿着,生命就能创造出不朽的奇迹!”

我坚信我们共同拥有着坚强的生命,我们都是生命的奇迹。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十九篇

《Jane Eyre》——《简爱》,是我真正意义上完整读完的第一本全英文著作。之前最早看英文版《哈利波特》但没能坚持下来,因为实在是太难了。而这次完整看完英文版《简爱》真的让我很是兴奋,因为很丢人的说一句,我没看过中文版《简爱》,每次看了一个开头就看不下去了,也去只有原著才能完整体现作品的魅力埃

阅读过程中遇到很多生单词,有时候看见会影响故事理解的大批单词需要查阅有种想撕书的冲动,但是看了将近一个月还是最终看完了。完整的理解下来了整个故事,也最终膜拜了那段经典台词:

“Do you think I can stay to become nothing to you? Do you think I am a machine without feelings? Do you think because I am poor, obscure, plain and little, I am soulless? You think wrong. I have much soul and heart as you! And if God had gifted me with some beauty and much wealth, I would have made it as hard for you to leave me as it is now for me to leave you! It is my spirit that speaks to your spirit, as equals in God’s eyes!”

“你认为我可以一无是处的留在这里吗?你认为我是没有情感的机器吗?你认为我贫穷,不美,朴素,弱小,我就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有着和你一样的心灵。倘若上帝曾经赐予我一定的美貌和财富,我可以让你像我无法离开你一样无法离开我!现在是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交谈,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篇

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來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是准备要一个人踏上征途吗?

前边的孩子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带微笑迈出了第一步,留给母亲一个“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被扎得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个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泞的土地上摔倒时,有一个人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运啊。跟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条路最险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励,并肩作战,时刻充满斗志;在越过高山,穿过森林,看胜利曙光时,对酒当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这样的人,就跟他结伴而行吧,毕竟一个人的旅途太过孤独寂寞,而这条路的尽头,又是那么遥不可及。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一篇

读后感1000字左右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

读了《蓝鲸的眼睛》这本书,我被深深打动了,因为它富含哲理,使人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里面讲到蓝鲸是大海里的神,它最珍爱自己的眼睛,因为大海的灵魂就在他的眼睛里。他每天用自己的眼睛洗去他看见的邪恶。可是,一个少年却向它发起了挑战。为什么小小年纪的他,会有那么大的胆量,我一直想不通。后来,当我读完这一章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要不顾各人安危冒这个险了。原来,他想把蓝鲸的眼睛给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使她见到光明。可后来,当少年明白了自己因为无知犯下的错误的时候,他后悔难当,悄悄来到了海上,在蓝鲸面前将匕首插进了自己的胸膛,希望能以此洗刷自己犯下的错误。那一刻,我被那个小小少年深深地感动了。故事中的少年,最初也是因为要帮助失明女孩,重见光明,才向蓝鲸的眼睛发起挑战的。助人为乐的他,虽然犯下了看似不可饶恕的错误,但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也只能说是他好心做了坏事情,于情于理,人们都是可以谅解的。没想到,敢于承担责任的他,竟以自杀偿还自己犯下的错误。他的敢做敢担真叫人钦佩呀!我想以后我也一定要向那个少年一样,做个敢做敢当的人。

《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xxx》读后感

读《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xxx》一书,常常想起诗人臧克家所写的诗句:“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xxx同志离开我们已有20xx年了。他人虽去,但音容宛在,人们依然怀念他,因为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位好官、是一名好党员。当年耀邦同志去世后,中央党校曾挂出一条醒目的挽联:“私德好公德好耀邦是个好人非好人哪得民心。”这幅挽联,可以说是人民群众对耀邦同志的至高评价。

读《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xxx》,留下深刻印象的是xxx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贵品质。当年,xxx同志复出担任中央领导职务后,湖南老家县里和乡里的同志曾进京向他要项目、要物资,可他们的要求都遭到了婉拒。耀邦同志指着满书柜的马列著作对来人说,要马列主义有,要特殊化没有。他还告诉故乡那些领导说,我不是家乡的,不能为家乡谋特殊利益。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xxx同志在xxx中央委员会主席、xxx中央委员会位置上六年,没有给浏阳人批过一张条子,没有帮浏阳人说过一句,这不能不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耀邦同志不仅律己严,对自己的家属子女也是严格要求。他就任中央领导后,曾把家人叫到一起郑重地说,今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千万不要以为天恩祖德,千万不要忘乎所以。如果你们中有任何人出了问题,只能是自己负责。耀邦同志的夫人是一位xxx老干部,曾在北京市纺织局任党委书记多年,市里想调她任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夫人在与耀邦同志商量后,对此予以婉言谢绝。1983年,为给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中央希望老干部们能顾全大局逐步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xxx同志就对夫人说,你也带个头,你先退下来,我好做工作。于是,耀邦夫人二话没说,匆匆办理了离休手续。正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耀邦同志的四个子女都能自觉做到“四不”:一不干政,二不要官,三不经商,四不出国。好家长带出了好家风,好家风培育了好儿女。家风系着党风,耀邦同志的好家风,其影响和示范意义深远。

作为原中纪委的领导,耀邦同志高度重视整顿党风。他认为,党风的好坏主要表现在领导干部身上;整顿党风必须从中央做起,不是搞运动,而是靠法制来解决问题。整顿党风不光是搞几年就行了,第一要坚决,第二要持久。对于反腐倡廉工作,他预言有三股潮流不可阻挡:第一股潮流是团结起来干四化;第二股潮流是健全民主和法制;第三股是发扬党的好传统,要求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看如今神州大地党旗红、廉潮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捷报频传,耀邦同志地下有知,该会含笑九泉了。

《贝多芬传》读后感

《贝多芬传》是法国着名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一部传记。它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部传记中,罗曼罗兰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从贝多芬身上,我们能学到了许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一种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二篇

1000《老人与海》读后感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老人与海》给予我很多人生启示。什么是失败,失败就是要跌倒了重新鼓起勇气爬起来,再一次跌倒再一次爬起,永远不要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不要失去了自己人生的梦想。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敢于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战胜自己,战胜挫折的人,他们有勇气完成自己也许失败了很多次的梦想,这才算得上是英雄,

很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了解到海明威的生平也有诸多坎坷,经历了战争,经历了疾病和精神的折磨,其实他一次又一次地勇敢过了,可惜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他有自己的理由,但是他却违背了《老人与海》中对失败和英雄的阐述,这是一个遗憾。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对失败屈服,一旦屈服,那么所有梦想都不会实现,这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觉得人生就像老人出海捕鱼一样,会出现那样勇敢地去面对,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因为没有努力而给人生留下遗憾,我们也会是生活的.强者,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而精彩。

读《老人与海》这本书,我感到我浑身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无论是今后的教育道路有多少荆棘,多少挫折,我相信只有有老人那般不服输的品质,我一定会是生活的强者。

《老人与海》是一本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书,能让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信心十足地去面对,坚持到底,决不退缩,向全世界大喊“我就是英雄!”我们被书中老人所感动,同时也被老人的精神和意志力所震撼到。在困难面前只要不低头,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三篇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在这本书里渗透着最多的就是女性的独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了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她所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容貌不美,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的人格力量。

她从不因为自己的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在罗切斯特面前感到自卑,相反的,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的是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而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四篇

在最近几天翻阅了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塞万提斯写的代表作《堂吉诃德》,感受深刻。

下面是《堂吉诃德》的大概内容和我读后的一些感想。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

书中写着,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穷乡绅,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驽骍难得,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游侠,除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

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骑了驴儿跟在后面。

堂吉诃德又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像为他的女恩主,给她取了名字叫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

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直执迷不悟。

他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把老板当做寨主,硬要老板封他为骑士。

店老板乐得捉弄他一番,拿记马料账的本子当《圣经》,用堂吉诃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实打了两下,然后叫一个补鞋匠的女儿替他挂刀。

受了封的骑士堂·吉诃德走出客店把旋转的风车当做巨人,冲上去和它大战一场,弄得遍体鳞伤。

他把羊群当做军队,冲上去厮杀,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面,打落了牙齿。

桑丘·潘沙一再纠正他,他总不信。

他又把一个理发匠当做武士,给予迎头痛击,把胜利取得的铜盆当做有名的曼布里诺头盔。

他把一群罪犯当做受迫害的绅士,杀散了押役救了他们,要他们到村子里找女恩主去道谢,结果反被他们打成重伤。

他的朋友想了许多办法才把他弄回家去。

在第二卷中,他继续去冒险,又吃了许多苦头,弄得一身病。

他的一位朋友参孙·卡拉斯科假装成武士把他打翻了,罚他停止游侠一年。

堂吉诃德到死前才悔悟。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五篇

尊敬的老舍先生:

您好!

近日,我读完了先生的《骆驼祥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先生的文笔朴实而精炼,人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先生,阅读您的作品《骆驼祥子》,让我想到现今的社会,在许多城市里都会有这样一批怀揣着梦想,渴望在城市中“扎根”的人。他们都有着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着坚定的信念、拼搏向上的精神。您笔下的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

他是个不吸烟、不喝酒、为人朴实、渴望做上高等车夫的怀梦青年,即使知道这并非易事,他依然每天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似的,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那么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手脚的那么一辆车。也许十他的坚定信念,也许是他的不知疲倦,又或许是他为人和善朴实而车又稳又快,在初到北平的第三年他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虽然他的目标已经达到,但他并没有松懈,计划着在未来两年或三年拥有第二辆车,甚至开个工厂。

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始终眷顾祥子。在北伐革命时期,北平陷入了混乱,憨厚的祥子在被十来个兵捉走后,显现了他机智勇敢的一面,逃回了城里,也因此认识了财主刘四爷和虎妞。在虎妞的“算计”中与其结了婚,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后不久又不得不为料理虎妞的丧事而将车卖掉。我想被卖掉的不仅是车,还有祥子的梦想。他的买车梦就好像璀璨的烟火转瞬即逝。在经历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了,而随着小福子的自杀,彻底吹熄了他心中最后一支希望的蜡烛。先生,祥子的命运让我想到许多。生活在这个安稳和平的时代,没有像祥子那样的坎坷磨难,没有黑暗的旧社会。在那种环境中祥子虽然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的“末路鬼”,但他也曾是一位积极向上、乐观主义有坚定人生目标的良好青年。而现在的我们每天坐在宽阔明亮的教室里,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经验丰富的老师……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梦想更好的利用现在的学习机会,把握住时间,为自己的未来所努力奋斗,开辟新的人生。我想只因为有了今日的奋斗,不管你成功与否,明日的你至少不会后悔,毕竟你努力过了。所以请珍惜当下的大好时光吧!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也许有了知识的祥子,他的人生将会改写。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变命运吧!先生,我想《骆驼祥子》的存在并不只是为了通过祥子的一生来揭露战争年代现实社会的黑暗、不堪,更是为了通过祥子的改变让我们明白要努力要坚持,而有梦更要坚持!

祝:在天之灵得到永息!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六篇

一直以为,杜拉斯的小说无论是它的主题还是叙事,都并不是能轻易被读者接受或是被广泛阅读的。但是我在大学时买到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情人·乌发碧眼》,已经是第11次印刷了。如今又重新装帧出版,追捧的人依然不减当年的热情。

6年的时间,一直不断尝试阅读这本书,一直不断缩小与这本书的距离,但到现在才发现,一直都和这本书保持着对等的距离。如隔岸相望,早已彼此熟悉了解,但仍无法触碰。

但或许,这亦是阅读杜拉斯最好的距离。

不客气的说,杜拉斯绝对是一个自恋的作家。因为小说中到处都留着她的影子,重重叠叠,支离破碎。“小说有时比生活还真实。”她说。她醉心于回忆和叙述,对文字和词语产生迷恋。这迷恋,使得她的小说充满了破碎的片段。

极其简单的情节,在杜拉斯的笔下被分割成碎片,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述着简单的事实,被拆散、被打破,被割裂;而承载着某种不定的情境、状态的长句终于走到 尽头时却遭遇到猝不及防的质疑和否定。散文诗式的段落让回忆、愿望、想象蔓延于文字的空隙之中,重新编织的画面,有了立体延伸的深度。从而她的创作呈现一 种“无疆界”的状态。她霸气十足,从不以读者为上帝,充满对文字占有的暴力。破碎的语言,冷枯而尖锐。她宁愿牺牲意义,也要保持文本的距离。“写出艰涩 的,但是催人泪下的小说”。她只与灵魂的契合者沟通。

曾看到一个很精彩的比喻:杜拉斯就像成语故事里的刻舟求剑者,在横渡湄公河时,一不小心迷失了爱情,她永不疲倦的打捞着记忆。她将爱人的形象刻在被太平洋的潮水不断冲刷的堤坝上。她已经在这里沉沦。

对一段关于爱情的历史的反复索绕,想来这是人们能更普遍接受《情人》的重要原因:从晦涩的文字中找到了最浅显的主题——爱情。许多人看到的是爱到尽头的孤 独感,看到绝望无助的xxx,或者看到无言悲怆的别离。人们迷恋沉醉于杜拉斯的文字所描写的那段激烈但又无助的异国之恋。

杜拉斯从未写过一场恋爱,她只写爱情,关于“他”和“她”的爱情。 “他”和“她”不代表某个人,他们只是两点,而杜拉斯将他们放置在世上相距最远的地方,无论怎样相遇、靠近、相爱甚至交付彼此,每个人都无法逾越自身,他 们永远走不出出发的位置。她说:“或许就是因为爱情的遥不可及才显得弥足珍贵。” 杜拉斯笔下的爱情便是如此:欲望的灼热、绝望的冰凉,碰撞的喧嚣、归复的沉寂。永远无法接近的距离。

---再次看到《情人》,想起了大学里那些陽光灼热的夏日。曾经的文字,现在来曝曝光,亦是纪念。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七篇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千古佳话,他们本是应该享受爱情和纯洁快乐天真生活的年龄,可是因为家族的仇恨而牺牲了各自年轻的生命。小说中的语句是那么的动人与甜美,特别是他们之间爱情表白的方式是那么地直接,在众多人听来是那么的肉麻与让人心动,没错他们的表白虽是肉麻但每个人都希望听到爱人对自己说一些甜言蜜语,可是我们并不能真正地听到这些经典的对白呀!更何况这只是书本上的对白罢了。

现实生活毕竟是现实生活,没有书中的故事那么动人与甜蜜,也没有书中的世界那么地温馨和可怕,生活中能够说得出这种肉麻的甜言蜜语来的会让人感到是那么的可怕,蜜里藏刀让人躲闪不及在无形中、不知不觉中成为爱的奴隶,成为爱的牺牲品。我们可以想象甜言蜜语,可以享受书中、电视剧中、电影中的甜言蜜语,可以和主人公们共同分享他们甜蜜的爱情生活,可是现实中并不让我们拥有着太多的甜蜜生活,只会让我们在刚尝到甜头的时候,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再加上酸甜苦辣或其他的味道,让你不知所措,甚至是迷失在爱的港湾,成为一只孤独飘泊的小舟,也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混杂的味道才能让我们更加地感受到爱的甜美吧!

故事中的罗密欧对朱丽叶是忠贞的,为了自己的爱人、为了自己的誓言本想放下自己内心的仇恨,用爱、用心去面对自己的仇人,可是老天爷并不让他拥有美好甜蜜的未来,不想让他享受爱情的滋味。爱人的表兄杀害了自己的亲密好友,他因好友的死而愤怒,自己被怒气冲昏了头杀害了自己爱人的表兄,因为自己的一时之怒气而为自己的爱情、生命和爱人生命的铺上了一条通向死亡的大道。爱本身是纯洁美丽的,可是当它遇到怒与恨的时候往往只会让爱消失,让爱成为它们的阶下囚。

从这个故事也同样看出法律的不健全,那个时代所推崇的文化,但也看出了文明法律的苗头,子女成婚的年龄是那么地小,在本该是最快乐的年龄就要承担生活的负担,更看出人心的丑陋,他们在街道上打架,而那些旁观者只会在那里煸风点火助威,不曾考虑过别人的痛苦与死活,只要事不关己又能够给自己的生活中增加一些乐趣不是很好,让自己能够从那种沉闷的生活中解脱一下又有何言呢!那位亲王也算是一位仁君,能够对罗密欧重新发落,但他也是无辜的,因为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两家的仇恨而失去了自己两位无辜的亲戚。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八篇

我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打球、看书、游泳、旅游,一样都不落下。其中,阅读课外书当属我最钟情的一样。这不,刚吃过晚饭,洗完澡,我又钻进了《荒野求生》的世界,跟随贝尔·格里尔斯一起去野外探险。

《荒野求生》生动描述了贝尔他从一个热爱冒险的男孩成长为职业探险家的历程。他曾是英国怀特岛上的冒险少年,在荒野和海浪中顽皮而孤独地成长。18岁,他在毕业旅行中徒步横穿印度北部,在喜马拉雅山下暗自发愿,终有一天会登上圣峰之巅。23岁,他从跳伞骨折的噩梦中奇迹般恢复,成功挑战自我,登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与探索频道合作,拍摄了世界上最刺激的冒险节目《荒野求生》,足迹踏遍全球最险恶荒芜的绝境。

我轻轻地盖上了最后一页,抬头一看,时针不知不觉地指向了22时,我却没有一点睡意,脑海里依然滚动着贝尔在荒野里步步惊心的一幕幕,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暑假发生的一件事。

去年假期过半,我家在漳州新买的房子也已装修完毕,我跟随爸爸妈妈去打扫卫生,当中我偷了个懒,跑到小区三楼的空中花园玩体育器材,毕竟不太熟悉这个新小区,我估摸玩了该有半个钟头了,就急忙往家赶。当电梯刚到六楼,电梯门还没开,就听“砰”的一声,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坏了,不会是爸妈忘记了我,先走了吧?果然,电梯门一开,原本我出来故意留着一条缝的大门已经被关了个严严实实。我急忙又往电梯里钻,拼命按一楼按钮,可是电梯却不听话地继续往上升,直到顶层接完最后一名乘客才又慢悠悠地下来。一到底层,我飞快地向小区跑去,两只眼睛强力地搜索着,大街上车水马龙,却没有找到那熟悉的身影,我的心一沉,眼泪也在眼里不停地打转。我沮丧地回到家门口,孤独地坐在角落里等爸爸妈妈回来接我。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皮开始不停地打架。突然,只听“吱呀”一声,门开了,妈妈从门后探出了头。我扑到了妈妈身上,“哇”的哭出了声,害怕、委屈、孤独,所有的心情在此刻都化成了流不尽的泪,我抽噎着向妈妈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刚才是风把大门吹上的。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类似于今天的突发情况,你首先应该冷静,向信得过的人求助,比如楼下的物业工作人员,大门口的保安,而不是一味地等待呀。”

是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危险,如何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避免伤害,显得至关重要。《荒野求生》不仅教会了我在荒野逃生的技能,更传递出了化解危机永恒的法则永远保持微笑,充分运用智慧!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二十九篇

曹操,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一个反派角色,这也难怪,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好猜疑、老奸巨猾,有时甚至还滥杀无辜。但是真正的曹操并不是这样的,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乱世的枭雄”吧!

曹操也能称得上“文韬武略”了,他自幼喜欢舞枪弄棒,20岁就开始做官。但这些都不是他成功的原因。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原一带的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因为他唯才是举。曹操唯才是举,没有阅历和门第的偏见。有人说曹操唯才是举是因为他手底下没有几个像样的人才。但不管这幺说,相当于动不动就摔儿子阿斗、流眼泪的刘备,在用人这方面,曹操就不玩虚的。既不靠兄弟结义,鳄鱼的眼泪,也不靠胆固醇过多的热血,而是靠无边的信任,甚至是用“糊涂”来显示他的求贤若渴。

曹操的手下聪明,曹操更聪明;曹操手下的人有才,曹操更有才。曹操是我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艺术家和诗人。他诗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等诗句人们基本耳熟能详。曹操不仅文韬,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他15岁时,随父亲一起去洛阳,可曹操那时特别调皮,竟闯入了寝殿侍奉长张让的卧室里,当时张让正在闭目养神,忽然发现自己的卧室闯入生人,立即大叫,叫人将曹操捉拿。刹那间,卫兵们持枪握剑,蜂拥而至,可曹操并不慌张,他拿着一支手戟,从卧室一直打到厅堂,没有人拦得住他,最后卫兵们和他们的主子张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曹操逃走。曹操如此文韬武略,怪不得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曹操: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起码是个英雄。

曹操虽是一代枭雄,但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说他动用了大量人力建造了铜雀台,声称统一中国后于东吴美女大乔、小乔一起在铜雀台上饮酒享乐呢。再比如说曹操叫华佗来帮他看风湿病,华佗说要劈开脑袋才能取出病根,可是曹操对华佗产生了疑心(毕竟那时还没有过人劈开脑袋看病的),认为华佗是来害他的,于是就把这一代名医害死在了狱中。也许,就是因为曹操这些偶尔犯下的大错,让别人把他硬生生的从枭雄变到了奸雄。

曹操,也许是一个最卑鄙的圣人,但他肯定是一位可爱的枭雄!

一千字的读后感 第三十篇

西游记读后感(1):

《西游记》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一路上跟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读过《西游记》后,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诚信憨厚,善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天,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我们还要学习孙悟空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分辨真假善恶,不要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辩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

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吧!

西游记读后感(2):

从小我就喜欢看《西游记》的动画片,爷爷奶奶也经常给我讲《西游记》的故事。寒假里爸爸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的故事书,爸爸说要和我一起读。我可高兴极了。从“金猴出世”,“龙宫寻宝”一直到最后“功德圆满”,我没几天就把《西游记》读完了。我最喜欢书中的孙悟空,他不仅聪明伶俐,而且英勇善战。他战胜了无数的妖魔鬼怪,忠心耿耿地保护着师傅唐僧取真经。我最不喜欢猪八戒了,他好吃懒做,怕困难。沙和尚虽然没有孙悟空厉害,但是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唐僧不会降妖伏魔,但是他为了取真经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读了《西游记》的书之后,我觉得看《西游记》的书比看《西游记》的动画片有意思多了,看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西游记》可真是一本好书呀!

西游记读后感(3):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是为人性,毛脸雷公嘴,山大王则是猴性,而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则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